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1:0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

<p>杨梅</p><p>[教学要求]</p><p>1.掌握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p><p>2.掌握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因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p><p>3.掌握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p><p>4.掌握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的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张“写话”和“简洁”及其具体内涵。</p><p>[考核要求]</p><p>1.领会: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p><p>2.领会与简单应用: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p><p>3.领会:所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典型事例。</p><p>4.领会: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p><p>[练习]</p><p>一、填空题</p><p>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p><p>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p><p>4.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p><p>5.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p><p>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p><p>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p><p>8.仁者见仁,_________。</p><p>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p><p>二、选择题</p><p>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 )</p><p>a.新月社 b.未名社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p><p>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p><p>a.《顺生论》 b.《倪焕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与中国文学》</p><p>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p><p>a.宽厚 b.礼让 c.律己严 d.谦虚</p><p>13.选自( ) a.《流年碎影》 b.《顺生论》 c.《文言与白话》 d.《谈文论语集》</p><p>三、解词题</p><p>14.高文典册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 20.著作等身 21足以沾溉后人的。 22.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 24.余然之</p><p>四、简答题</p><p>25.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p><p>26.作者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p><p>27.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p><p>28.试析的写作特色。</p><p>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p><p>五、阅读分析题</p><p>30.阅读第五段(文革的大风景--越少了),回答下面的问题。</p><p>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