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21
<p>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p><p>一、目标与任务</p><p>◇目标</p><p>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p><p>2.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关注的词类活用现象。</p><p>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p><p>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p><p>◇任务</p><p>本课3课时完成。第1、2课时学生自学结合教师讲解,第3课时复习检测,学生练习。</p><p>二、预习与自学</p><p>1.请同学们跟着音频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p><p>2.结合注释,通读课文,了解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p><p>3.阅读课文前“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p><p>4.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问?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重点注意弄懂文言字词的意思,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p><p>三、讲解与答疑</p><p>1.介绍作者及背景</p><p>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p><p>柳宗元年轻的时候,文学与政绩的声名都很高。他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p><p>2.文学知识链接</p><p>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p><p>《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8篇。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p><p>3.记: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一篇山水游记。</p><p>4.读准下列字音</p><p>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í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