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3
<p>教学目标:</p><p>知识和能力目标:</p><p>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领会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p><p>过程和方法目标:</p><p>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p><p>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对自己的成长重大意义;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p><p>教学重点:</p><p>(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p><p>(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品味文章中人物对话,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p><p>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p><p>教学时间:一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大家还记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写的是什么故事吗?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试想一下,如果他长大后再勤奋学习,那么他会有所成吗?今天,我们学习北宋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p><p>二、简介作者以及《资治通鉴》</p><p>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参考课后注解1)</p><p>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研讨品味</p><p>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重点词句见学案)</p><p>1、请学生试读课文(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p><p>2、纠正易错的字音和停顿</p><p>3、全班齐读。</p><p>二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p><p>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除课后注释外的重点词句或疑难字词(含学案中要求注释的字词)</p><p>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互助解决。</p><p>3、请同学翻译课文。</p><p>(文中两个成语的含义是:</p><p>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吕蒙,特指不好读书的吕蒙,泛指人学识短浅。</p><p>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p><p>三读精读课文,品味对话,分析性格</p><p>1、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学呢?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p><p>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p><p>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不悦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的关心、爱护。</p><p>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p><p>2、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p><p>关爱部下、好学、善劝(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p><p>3、课堂熟读“劝学”部分内容直至背诵。</p><p>4、思考: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劝学的结果?品味鲁肃与吕蒙两人的对话。</p><p>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侧面表现吕蒙的才略的惊人长进。</p><p>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为自己才略深感自豪,颇为自得的神态,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自豪、自得)</p><p>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p><p>鲁肃主动与吕蒙结交,是因为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的,表明鲁肃爱才、敬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p><p>6、从这些语句及行动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爱才、敬才)</p><p>7、那么吕蒙听从劝告就学,从“吴下阿蒙”到“刮目相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听取意见、好学)</p><p>8、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p><p>(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p><p>9、小组同学间分角色表情朗读劝学结果。</p><p>10、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p><p>开卷有益(或要虚心接受正确意见,刻苦学习)</p><p>四、拓展延伸</p><p>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p><p>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p><p>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书到用时方恨少</p><p>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p><p>五、结束语</p><p>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p><p>布置作业:</p><p>1、 有表情朗读课文,直至背诵。</p><p>2、 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表达出本人看法即可</p><p>板书设计:</p><p>孙权劝学</p><p>司马光《资治通鉴》</p><p>鲁肃(爱才、敬才)</p><p>赞</p><p>劝启示</p><p>孙权学开卷有益</p><p>(关爱部下、好学、善劝)</p><p>就</p><p>吕蒙(能听取意见、好学)</p><p>教学反思:</p><p>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参与面较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课堂结构完整,首尾照应;课堂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合作能力,质疑解疑能力,拓宽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美中不足的是朗读语气语调的引导还不够到位,今后这方面还需努力。虽然步入中年,但我也相信,就像对学生所提希望一样,只要学习,相信定能有所长,“开卷有益”。</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