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44

《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2

<p>《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 </p><p>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章大意; 2理解寓言寓意,培养想象能力; 3.能正确对待传闻。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文言词语。 </p><p> 难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叙述能力。 </p><p> 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个人挖井竟然挖出一个人,你相信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则寓言《穿井得一人》</p><p> 2明确目标:思维导图形式出示目标,生齐读目标 </p><p> 3.了解《吕氏春秋》看网页链接,进一步了解吕不韦及《吕氏春秋》 </p><p>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1)白板资源范读,强调字音“溉汲”(2)自由读、(3)齐读。 </p><p> 2、再读课文,学习文言词语,疏通句意。 要求:(1)时间,六分钟,倒计时(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p><p> 3、教师运用板中板总结强调: 闻:(1)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2)有闻而传之者:听说、知道 于:(1)闻之于宋君:向 (2)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从 之:(1)宋之丁氏:助词,的 (2)有闻而传之者:代这句话 (3)国人道之:代这件事 (4)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p><p> 4、检测自学效果 (1)字词检测 (活动:找出正确的解释) (2)翻译课文,(活动: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p><p> 5、细读:理解寓意。 (1)挖井得到一人,本是一闹剧,如果宋君让你去查案,这一闹剧该由谁负责?(2)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p><p> 6、小结:活动:学生填词总结课文内容 对待谣言,我们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不相信不传播,调查取证,去伪存真,不能以讹传讹。</p><p>三、拓展练习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文中宋国的一个人,你听到这件事以后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宋君,你会怎么做呢?请改编或续写这个故事。 生写故事,写完后运用希沃授课助手展示在白板上。 2、你经历了什样的谣言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p><p> 四、巩固练习 </p><p>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分) (1) 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 ) (4)得一人之使() </p><p>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p><p>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分)</p><p> 4. 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p><p>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p><p> 2、积累文言词语。 </p><p> 3、课下阅读《吕氏春秋》中寓言《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循表夜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