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42

《呆若木鸡》教案4

<p>呆若木鸡</p><p>1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p><p>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呆若木鸡》的内容、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p><p>过程与方法目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p><p>2学情分析</p><p>学生基础较差,重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p><p>3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p><p>掌握文言常识及寓意。</p><p>教学难点</p><p>领会寓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p><p>4教学过程</p><p>活动1【导入】作者简介</p><p>(一)作者简介</p><p>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p><p>《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p><p>活动2【讲授】理清文章结构</p><p>(二)生朗读课文理解文言生字词</p><p>(三)理清文章结构</p><p>┏开端为王养斗鸡</p><p>┃         ┏方虚骄而恃气;犹应响影┓</p><p>呆若木鸡┫发展→┫疾视而盛气┣精神内敛</p><p>┃             ┗鸡虽有鸣,已无变┛</p><p>┗结局→呆若木鸡,德全,无敢应者</p><p>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p><p>(二)寓意</p><p>中体味到:精神内敛、修炼内功、修养到家,便能百战不殆。由此可悟出人生的大道理: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p><p>(三)问题探究</p><p>纪渻子养的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p><p>【明确】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势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养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p><p>(四)拓展延伸</p><p>把《呆若木鸡》改成课本剧,并演一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呆若木鸡》教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