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40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教学设计2

<p>“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教学设计</p><p>【课前预习】</p><p>学生预习课文内容,120-122页,初步感知志趣。</p><p>【教学准备】</p><p>剧本写作知识介绍、真诚作文例子介绍、朗诵会和剧本表演评分表……</p><p>【教材分析】</p><p>“志趣”,是就文章主题的思想意蕴的美好、悲壮、崇高……而形成的心灵震撼力与感化力来说的。往往给予人的是一种悲剧感。本单元的文章,就在于使我们重新感受到这种诗意情怀和人文理想,陶冶自身的心性,升华情感和境界,使我们也做一个有信念、信仰的人,使我们有朝一日也能写出充溢着美好志趣的文章。如,教材中的《狱中书简》、《绞刑架下的报告》、《囚歌》,都是令人感动、使人灵魂净化的悲歌。也有对真、善、美的正面的颂扬,让人感受到文章中所表现的人格、情感、理想、信念等的高尚。</p><p>【相关课程标准】</p><p>“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p><p>“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p><p>【教学目标】</p><p>1.初步懂得什么是“志趣”,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从学会真诚为文开始。</p><p>2.了解文章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词语的修饰,而在于言语主体良好的言语人格、思想修养的贯注。</p><p>3.懂得文章品位的崇高是思想的崇高,须从提升思想境界入手,不是人为的作假、拔高。</p><p>【评价任务】</p><p>1.通过口语交际、朗诵会、设计剧本及表演体会经典文章的志趣。</p><p>2.寻求自己真实的“志趣”。</p><p>3.学会真诚为文。</p><p>【教学课时】2课时</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一、引入志趣之美</p><p>从《狱中书简》中,我们被罗莎温柔而刚毅的诗一般的抒情所感染;</p><p>从《绞刑架下的报告》中,我们被作者从容淡定、坚不可摧的意志所感动;从《牛虻就义》中,我们被牛虻藐视死亡,压倒、嘲弄敌人的大幽默所征服;从《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中,我们被革命先驱的气薄云天的豪迈气概所震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