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30

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p align="left"></p><p>《小石潭记》第一课时 </p><p>学习目标: </p><p>1、了解作者及文体。 </p><p>2、理解文只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 </p><p>3、背诵课文。 </p><p>4、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读懂课文。 </p><p>自学质疑: </p><p>1、你学过《江雪》这首诗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背诵一下,柳宗元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自己高洁、孤傲、执着不屈的崇高人格。他的散文《小石潭记》同样体现了这种独立人格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通过预习,你对柳宗元有了那些了解,把你多柳宗元的了解写在下面。 </p><p>二、通过预习,你一定可以熟练朗读课文了吧!那么试着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并把它们的读音写在括号里。如果除了这些字之外你还有不会读的,别忘了把它们写在后面。 </p><p>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p><p>蒙洛摇缀,()参差披拂。()() </p><p>佁然不动,()俶而远逝。() </p><p>往来翕忽() </p><p>悄怆幽邃()() </p><p>三、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p><p>1佁然不动佁然: </p><p>2俶而远逝俶而: </p><p>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遂: </p><p>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p><p>以:清:去: </p><p>如果除这些字词之外,你还有不理解的字词,就写在下面。 </p><p>四、对字词你已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现在你可以试着翻译课文了,别忘了结合课下注释、利用你手中的工具书哦!实在不会的句子,一定记在下面,和其他同学一起研究一下。 </p><p>点拨解疑: </p><p>现在你可以和你们小组的同学合作探究,把你刚才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在其他同学帮助下你一定可以解决的。 </p><p>当堂作业: </p><p>一、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p><p>隔篁竹()清冽()为坻() </p><p>为嵁()参差()()俶而() </p><p>翕忽()悄怆()幽邃() </p><p>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p><p>1、伐竹取道 </p><p>2、水尤清冽 </p><p>3、潭中鱼可百许头 </p><p>4、悄怆幽邃 </p><p>5、乃记之而去 </p><p>6、隶而从者 </p><p>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p><p>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p><p>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p><p>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p><p>四、填空。 </p><p>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著名文学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8篇,合称__________。 </p><p>五、下列词语中的古今异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p><p>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p><p>可:古义:可以今义:副词 </p><p>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p><p>布:古义:映照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成衣服和其他物件的材料。 </p><p>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p><p>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p><p>D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p><p>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p><p>六、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p><p>以:A全石以为底() </p><p>B卷石以为底。() </p><p>C以其境过清() </p><p>可:A潭中鱼可百许() </p><p>B不可知其源。() </p><p>教(学)后记: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石潭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