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9:00:10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p align="left"></p><p>宣汉县胡家中学王强 </p><p>一、教学目标 </p><p>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p><p>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p><p>二、教学重点 </p><p>1、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p><p>2、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p><p>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p><p>4、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p><p>三、教学难点 </p><p>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p><p>2、领悟儒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p><p>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 </p><p>五、教学准备:CAI课件 </p><p>六、教学过程 </p><p>(一).导入新课 </p><p>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感悟了《风筝》浓浓的手足情,感受了《羚羊木雕》诚挚的朋友情,其中也不乏甜蜜的苦涩,苦涩的甜蜜,真所谓“是是非非总关情”。今天,我们再来跟随莫怀戚的《散步》,去体悟一下如水的母爱,如山的父爱吧! </p><p>(二)、整体感知 </p><p>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把握重要信息 </p><p>快速抢答 </p><p>A、散步的地点是: </p><p>B、散步的人有: </p><p>C、散步的季节是: </p><p>D、散步的过程发生了:</p><p>(用原文的一个词来回答) </p><p>2、思考如下问题: </p><p>A.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p><p>要点:祖孙三代一家四口散步经过 </p><p>B.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p><p>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 </p><p>3.请给文中人物加上修饰语 </p><p>“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p><p>我的母亲:慈祥亲切,善解人意 </p><p>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p><p>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p><p>(三)、研读赏析(美点寻踪) </p><p>.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段,并简要阐述你喜欢的理由。 </p><p>语言美 </p><p>1.佳词赏析 </p><p>A.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换成“抱”,可以吗?) </p><p>初春的田野潮湿,容易滑倒;儿子很胖,抱容易挡住视线。不经意的动作,却倾注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 </p><p>B.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好在哪里?) </p><p>“熬”含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之意。 </p><p>2.妙句赏析 </p><p>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p><p>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p><p>景物美 </p><p>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p><p>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p><p>该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p><p>B、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p><p>该段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p><p>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p><p>人性美 </p><p>4.文中景物描写中提到了生命,那么呈现了哪三种生命状态呢?这三者如何完美统一的呢? </p><p>完成板书 </p><p>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p><p>呵护善待 </p><p>责任 </p><p>成熟的生命 </p><p>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p><p>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 </p><p>6.主题升华 </p><p>故事层面:亲情 </p><p>寓意层面:使命感 </p><p>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p><p>(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p><p>A.选取生活一角,叙写了祖孙三代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家人之间互敬互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p><p>B.课文以“散步”为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拟题,并说说理由. </p><p>章法美 </p><p>7.写法探究 </p><p> 尺水兴波,一波三折 </p><p>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p><p> 秀美隽永,文短意丰 </p><p>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一篇玲珑剔透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多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 </p><p> 大词小用,卒章显志 </p><p>“分歧”“责任”等是小事用大词,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使命感无形、无声、无色,独具灵感的作者捕捉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化无形为有形。 </p><p>(四)、展开想象体验感受 </p><p>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 </p><p>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p><p>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p><p>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p><p>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p><p>D.小结 </p><p>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p><p>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p><p>————孟子 </p><p>E.齐读《如果爱是左右手》 </p><p>如果爱是左右手, </p><p>就该一只递给孩子, </p><p>一只递给老人. </p><p>如果爱是左右手, </p><p>就该一只递给朝露, </p><p>一只递给晚霞. </p><p>如果爱是左右手, </p><p>就该一只递给未来, </p><p>一只递给历史. </p><p>如果爱是左右手, </p><p>就该一只递给早春, </p><p>一只递给金秋. </p><p>(五)同题比较阅读(选文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p><p>散步 </p><p>散步的时候 </p><p> 我走直路 </p><p> 儿子却故意 </p><p> 把路走弯 </p><p> 我说 </p><p> 把路走直 </p><p> 就是捷径 </p><p> 儿子说 </p><p> 把路走弯 </p><p> 路就延长 </p><p>人生其实并没有路,每一步都要自己去探索,你自己走什么路,其实你也不知道到底是直的还是弯的,走好每一步就是了! </p><p>我们常常去走捷径,因为我们知道,怎么样走才能够花最少的力气走最远的路。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功利。可是,孩子们有他们的世界,他们想要经历,那些曲曲折折的情致和美丽,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丰富的人生情致,是趣味的故事。 </p><p>(七)总结 </p><p>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培 根 </p><p>2.孟郊曾写过一首“结天下人之心愿”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然,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p><p>3.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p><p>---毕淑敏《孝心无价》 </p><p>(八)联系生活,抒写亲情 </p><p>1.仿写训练 </p><p>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p><p>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p><p>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p><p>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p><p>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p><p>2抒写亲情,发手机短信给至亲。 </p><p>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p><p>甜美醇香; </p><p>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p><p>精美隽永; </p><p>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p><p>轻柔温婉; </p><p>四、作业 </p><p>回家以后,请同学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步(人教版七年级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