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11
<p align="left"></p><p></p><p>《金色花》教学设计</p> <p>【教学目标】</p> <p>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p> <p>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p> <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p> <p>【教学重难点】</p> <p>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p> <p>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p> <p>【教学过程】</p> <p>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p> <p>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p> <p>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p> <p>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p> <p>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p> <p>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p> <p>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p> <p>⑴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p> <p>嗅(xiù)闻(气味)。</p> <p>罗摩衍那(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p> <p>匿笑(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p> <p>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p> <p>沐浴(mù 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p> <p>花瓣(bàn)</p> <p>⑵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p> <p>①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p> <p>②“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p> <p>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p> <p>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p> <p>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p> <p>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p> <p>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p> <p>(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p> <p>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p> <p>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p> <p>⑴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p> <p>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p> <p>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p> <p>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p> <p>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p> <p>⑵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p> <p>学生表演读、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p> <p>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p> <p>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p> <p>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p> <p>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p> <p>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p> <p>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p> <p>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p> <p>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p> <p>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p> <p>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p> <p>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母亲←→孩子)</p> <p>小结: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p> <p>(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p> <p>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p> <p>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p> <p>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p> <p>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p> <p>⑴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p> <p>⑵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p> <p>⑶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p> <p>2、课外创作: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 同时,寄到老师的邮箱,我会把你们的祝福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p> <p align="left"></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