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9:54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p align="left"></p><p>一、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p><p>二、课文导读: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这里,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读懂这两则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p><p>三、题解: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jiān)疏》。 </p><p>四、掌握下列生字词 </p><p>yìxíngshěfǒuzāizhòu </p><p>无奕女期行舍去尊君在不哉骤 </p><p>咏雪 </p><p>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p><p>谢太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举行了一次家庭聚会,和晚辈们(一起)讲解诗文。 </p><p>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jùn)阳夏(jiǎ)(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家庭聚会。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p><p>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p><p>一会儿雪下得更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那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④俄而:不久,一会儿。 </p><p>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p><p>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差不多可以比作空中撒盐。” </p><p>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的哥哥的长(zhǎng)子。做过东阳太守。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p><p>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p><p>他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起在空中飞舞。”谢太傅(听后)高兴得哈哈大笑。 </p><p>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p><p>这位女子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奕的女儿叫谢道韫,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p><p>⑦无奕女:即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⑧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p><p>(一)评析:文章通过“咏雪”一事,以对比手法,充分显示了谢道韫的聪颖机智。行文简练,语言流畅。 </p><p>(二)主题思想:勾画了一幅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p><p>陈太丘与友期 </p><p>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p><p>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约定一起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p><p>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②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③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p><p>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p><p>(可是)正午已经过了朋友还没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等他走后那位朋友才来。 </p><p>④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⑤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p><p>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p><p>元方当年才七岁,正在门外嬉戏。⑥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zhǎng)子。 </p><p>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p><p>客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⑦尊君在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p><p>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p><p>元方回答说:“父亲等了很久您都没来,已经走了。” </p><p>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p><p>(那位)朋友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和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p><p>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p><p>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p><p>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可是)正午您却没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当作人家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p><p>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p><p>(那位)朋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就走下车来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屋里去了。 </p><p>⑩引:拉。○11顾:回头看。 </p><p>(一)评析:文章以生动的情节,传神的对话塑造了陈元方这位少年的形象。面对父亲的朋友失信失礼,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终使“友人惭”,表现了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机智聪明的一面。对“友人”的刻画也很成功。 </p><p>(二)主题思想:是写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的聪颖机智的,他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p><p>研讨与练习 </p><p>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p><p>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p><p>(第一问:略。第二问:儿女:古义指“子侄辈”,即“家庭中年轻而又辈分低的人”。今义指“子女”,即“儿子和女儿”。) </p><p>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p><p>(第一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作“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可译作“您父亲,您爸爸”等。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译作“家父,我爸爸”等。第二问:略。) </p><p>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p><p>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常与“而、顷”等连用,可译作“片刻,不久,一会儿”等。欣然:高兴地。然:……的样子。 </p><p>2、撒盐空中差可拟。拟:比,相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代以后才有“准备,打算”的意义。 </p><p>3、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p><p>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才。 </p><p>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约会。委:丢下,舍弃。 </p><p>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略) </p><p>20238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