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9:50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笔记

<p align="left"></p><p>课文加点字笔记:</p><p>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p><p> 约会,约定时间 到 放弃 离开 才 嬉戏,玩耍</p><p>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p><p> 通“否” 于是,就 不是</p><p>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p><p>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就 信用</p><p> 放弃, 抛弃</p><p>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p><p> 惭愧 走下 回头看</p><p> 拉,表示友好的动作</p><p>课堂练习:</p><p>1、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p><p>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友人)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p><p>2、整体把握</p><p>课文可分为三层,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p><p>第一层:友人 不至 太丘 舍去 。</p><p>第二层:友人 便怒 元方 对答 。</p><p>第三层:友人 惭,引 元方 不顾 。</p><p>3、回答问题</p><p>*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点错误?</p><p>——无信(失约)无礼(责难)</p><p>*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p><p>——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p><p>*陈太丘的友人是否一无是处?</p><p>——“友人惭,下车引之。”知错就改</p><p>*讨论: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p><p>——不可得理不饶人(分析略)</p><p>——不可求全责备(分析略)</p><p>总结</p><p>*文中的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p><p>——友人无信无礼,元方聪敏机智</p><p>——友人知错就改,元方年少气盛</p><p>*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p><p>——诚实守信,以礼待人</p><p>4、拓宽延伸对语言的学习积累:</p><p>期:不期而遇(未经约定而意外相遇)</p><p>舍:锲而不舍(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比喻有恒心)</p><p>引:引吭高歌(放开嗓子,大声歌唱)</p><p>信:言而有信(说话守信用)</p><p>顾: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考虑周密)</p><p>格言</p><p>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p><p>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p><p>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波斯]昂苏尔·玛阿里</p><p>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英]赫伯特</p><p>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一切。——[英]玛·沃·蒙塔古</p><p>5、读读,说说,议议</p><p>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