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案例3
<p align="left"></p><p></p><p>《春》教学案例</p> <p>【教学目标】</p> <p>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p> <p>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p> <p>3、联系实际,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p> <p>4、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朗读中揣摩)</p> <p>5、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p> <p>【教学重点】</p> <p>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p> <p>2、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p> <p>【教学重点】</p> <p>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p> <p>【教学方法】</p> <p>合作、探究式学习。</p> <p>【课前准备】</p> <p>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p> <p>【教学步骤】</p> <p>一、导入新课</p> <p>师:同学们,大家喜欢谜语吗?(喜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个谜语:</p> <p>(课件)出示:三人同日去游春</p> <p>生:春。</p> <p>师:对,是春,同学们,每年都要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其实每个季节都有特点,但春天好像格外的惹人喜爱,请大家结合季节特点,说说春天到底有哪些景物让你喜爱?</p> <p>学生回答可能有:花、草、树、木、小鸟、蓝天,白云……</p> <p>师:真多,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笔下又都写了哪些景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课件出示:题目及作者)</p> <p>二、教学新课</p> <p>1、整体感知:</p> <p>教师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带伴奏音乐,力求生动,能感染学生)。</p> <p>师:说说作者笔下都写了哪些景物?</p> <p>生:春花,春草,春风,春雨……</p> <p>师:下面就请大家观察图片,说一说下列哪些图片是春天的景物,哪些不是?(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后同桌讨论)</p> <p>生:“春花”和“春风”是,因为图片上的杏花是春天的事物。“春风”是温柔的,像母亲的手。“春草”和“春雨”不是,因为“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而不是长得很茂盛。“春雨”是细细的,密密的,而不是很大的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p> <p>师:观察得很仔细,你们能把春草和春雨画在黑板上来吗?</p> <p>请同学到黑板画出景物来。</p> <p>师:面对春天的景物,你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p> <p>学生回答可能有:</p> <p>⑴春天是美丽的,有花,有草,有蓝天和白云。</p> <p>⑵春天是最富诗意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p> <p>⑶春天是朝气蓬勃的,它使万物萌发等。</p> <p>2、小结: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p> <p>3、师生共同研习课文:</p> <p>(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p> <p>⑴现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p> <p>明确:春天是新生的娃娃;春天是美丽的小姑娘;春天是健壮的小伙子。</p> <p>(出示课件:小娃娃,跳舞的小姑娘,举重青年,让学生感性理解春天的特点)</p> <p>⑵春天是娃娃,是小姑娘,是小伙子,你能说出春天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p> <p>生:新、美、力</p> <p>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说出理由。</p> <p>明确:</p> <p>喜欢娃娃。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p> <p>师: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你能具体说说“新”在哪里吗?(学生说,其它同学补充)</p> <p>①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p> <p>②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p> <p>③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也是新的。</p> <p>④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p> <p>⑤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p> <p>生:喜欢春姑娘。</p> <p>喜欢春姑娘的美:</p> <p>①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p> <p>②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色彩鲜艳,美。</p> <p>③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絮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给人愉悦的美。</p> <p>④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给人诗情画意般的美。</p> <p>⑤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p> <p>引导:同学们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强,在我们写作中要善于抓住美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作。</p> <p>喜欢健壮的青年:</p> <p>(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p> <p>①一个“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因为这个“钻”字,田园绿了,诱得人们在上面尽情地玩耍,诱得人们也充满了活力。</p> <p>②一个“让”,一个“闹”,一个“眨”,花儿竟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景象令人惊讶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这就是春天,这就是充满活力的春天!</p> <p>③朦朦细雨之中撑伞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劳作,这种执著、这种精神,让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p> <p>师:人们簇拥着春天,挽着春天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实现美好的希望,去建设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去追求、去创造。</p> <p>三、拓展延伸</p> <p>师:作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了对春天、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赞颂春天?</p> <p>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p> <p>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诗句。</p> <p>写小散文。</p> <p>唱歌。(《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等)</p> <p>跳舞。</p> <p>绘画。</p> <p>……</p> <p>(找同学表演,对表演好的同学掌声鼓励)</p> <p>把优秀作品用实物投影展示,其他同学欣赏并为他们做“军师”,集体创作。</p> <p>(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其审美能力)</p> <p>师:让学生根据画面上的景物,说出与之相关的诗句。(增强知识积累)</p> <p>生:……</p> <p>师:流览这绚丽的图画,感受作者对春天浓浓的热爱之情,让一起来朗诵作者胜赞春天的句子。</p> <p>生:朗诵最后三节。</p> <p>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美好的,那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这大好春光?谁能用几句话来给老师今天的课做个结语?</p> <p>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p> <p>及时当勉励,一日难在晨。</p> <p>……</p> <p>四、结束语</p> <p>师:说得太好了,老师也准备了几句话送给大家。</p> <p>出示:</p> <p>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p> <p>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p> <p>寸阴分阴须爱惜,莫负春色与时光!</p> <p>让我们齐声高诵,一起共勉!</p> <p>五、布置作业</p> <p>写一篇文章,赞颂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要求要抓住景物特征,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p> <p align="left"></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