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9:40

《济南的冬天》教案20

<p align="left"></p><p></p><p> 10、济南的冬天</p> <p>教学目标</p> <p> 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学习首尾呼应、自然过渡的特点。 </p><p>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探究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学习、合作,学习有关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p><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p><p>教学重点</p> <p>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 </p><p>教学难点</p> <p> 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p><p>教学时间</p> <p> 2课时</p><p>教学过程</p> <p> 第一课时</p><p>一、导入新课,解题,简介作者。</p><p>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济南”的说地方,“冬天”是说季节,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地点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p><p> 老舍(2023)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等。被人们誉为“人民艺术家”。</p><p>二、指名朗读课文,对注意预习作业中的字词注音。</p><p>三、揭标(见上)</p><p>四、学生各人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p><p>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温晴</p><p> 2、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山、水</p><p>五、研究写山这部分的结构层次。</p><p> 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p><p>六、研读课文第1段。</p><p> 1、指名要求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p><p> 2、作者是怎样下济南的特点是“温晴”这一结构论的?(对比)作者用了哪些对比?</p><p> 3、议论如果把“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说成“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有什么不同。</p><p> (明确:作者是从自己的独特感受中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的。)</p><p> 4、讨论“风声”的“声”字的作用。</p><p> (明确:“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是“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p><p> 5、讨论在“在北中国的冬天”的作用。</p><p> “北中国的冬天”隐含了“里应是寒风刺骨,日光惨淡”的意思,这就显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可贵。</p><p> 6、讨论“济南真算是个宝地”中的“真”的含义。</p><p> (明确: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的确”、“实在”)</p><p> 7、有感情的齐读第1段。</p><p>七、研读课文第2段。</p><p>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段。</p><p> 2、讨论“没名单单是有阳光……”一句的作用。</p><p> 明确:过渡,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p><p> 3、研读描写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的字,观察点:从上方俯瞰。</p><p> (1)“请闭上眼睛想”一句的作用是什么?</p><p> 明确: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描绘的境界。</p><p> (2)“有山有水”有何作用。</p><p> 明确: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p><p> (3)“晒”、“睡”、“醒”三个词的作用。</p><p> 明确:这一连串的极美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立的理想境界。</p><p> (4)阳光——晴暖和——温</p><p> (5)“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所蕴涵的感情。</p> <p> (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p> <p> ①明确:上部分文字分为两层:一是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二是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p><p> ②学习写阳光朗照下的山的部分。</p><p> A地理环境——俯瞰;“温晴”的原因。</p><p> B体会“特别一词”直接抒发的感情。(喜爱,赞美)</p><p> C体会“小摇篮”这个比喻句的作用。</p><p> 明确: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p><p> D、讨论“阳光”和“摇篮”各是扣住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写的。晴、温</p><p> ③学习写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的部分</p><p> A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p><p> (这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这一层写济南人的感受,二者互补)使人感动、真实、亲切。</p><p> B体会这一段中包含的感情。</p><p> (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p><p>八、小结本课内容.</p><p>九、布置作业.</p><p> 1、《思考与练习》一</p><p> 2、《思考与练习》二1</p><p> 3、《思考与练习》四1</p><p> 4、《思考与练习》五1</p><p> 5、预习《思考与练习》三要求的内容。</p><p>【板书设计】 10、济南的冬天</p><p> 阳光朗照下的山</p> <p> 山 白雪覆盖的小山 (温晴)</p> <p> 水</p> <p> 第二课时</p><p>一、检查预习</p><p> 1、作者老舍原名______,字______,现代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话剧《______》等。</p><p> 2、“思考与练习”作业。</p><p>二、研读第3段</p><p>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同学轻声跟读第3段。</p><p> 2、讨个段描写的层次。</p><p>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p><p> 3、学习写“山上”的部分,讨论:</p><p> (1)“矮松”的“矮”字的作用。</p><p> 明确:山是小山,雪是小雪,松是“矮松”,这就使得整个画面比例非常和谐。</p><p> (2)“预”字好在何处?</p><p> 明确:“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的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因为是小雪,所以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而“顶”字中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顶”字又引起下文地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的比喻。</p><p> (3)“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的作用。</p><p> 明确: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p><p> 4、学习写山尖的部分,讨论:</p> <p> (1)山尖什么?(色彩)</p><p> (2)“镶”字好在何处?</p><p> (“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p><p> (3)为什么会是“一道”?</p> <p> “山尖”本只是一个点,但因为围着济南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p> <p> 5、学习写山坡的部分、讨论:</p> <p> (1)山坡写什么?</p><p> (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p><p> (2)为什么会“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略)</p><p> (3)“暗黄”的“暗”字有什么作用?</p><p> (准确地写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p> <p> 暗指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p> <p> (4)“穿”字好在何处?</p> <p> (既准确表现了雪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花衣的比喻。)</p><p> (5)“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有什么作用?</p><p> (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态)</p><p> (6)“看看看看”看下的联想的作用。</p><p> (表现了对春天的憧憬)</p><p> 6、学习写山腰的部分,讨论</p><p> (1)山腰写什么?(光和色)</p><p> (2)“薄雪”和“厚点儿”矛盾吗?为什么只是微微露出粉色?</p><p> 不矛盾。“微黄”的阳光斜射在白雪上,就露出点粉色。</p><p> (3)“看”字有什么好处?</p><p> (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绘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内在美。)</p><p> 7、体会“就是不下雪吧……”一句所蕴含的感情。(赞美)</p><p> 8、齐读,试背第3段。</p> <p>三、研读第4段 .</p> <p> 1、师范读第4段.</p> <p> 2、第4节写什么(城外远山,观察角度——地面远眺)</p> <p> 3、体会两个“卧”字给人的感觉。</p> <p> 4、体会“也许”的作用。</p><p>四、研读最后一部分。</p><p> 1、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渲染“绿”。</p><p> (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p><p> 2、体会“冒着点热气”一句中“点”字的作用。</p><p> (“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p><p> 3、体会“水也不忍得冻上”这一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p><p> (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它要使水藻“绿的精神”帮它焕发;它尊重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它“不忍得冻上”)</p><p> 4、体会“不过……还”的作用</p><p> (说的是“水也不忍得冻上”的另一个理由)</p><p> 5、讨论“空灵的蓝水日”这个比喻跟济南冬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晴)</p><p> 6、讨论写水的特点和济南冬天的特点有什么联系。(温)</p><p> 7、讨论“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一结语的作用。</p><p> (既和开头“济南真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p><p>五、总结全文.</p><p> 1、中心.</p><p> 2、写作特点</p><p> (1)课篇布局层次井然</p><p> (2)情景交融</p><p>六、质疑,共同完成“思考与练习”二2、3、四2、3</p><p>七、布置作业。</p><p> 1、背诵。</p><p> 2、巩固本课知识点。</p><p>【板书设计】 10、济南的冬天</p> <p> 白雪覆盖的山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p> <p> 水 清澈透明</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的冬天》教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