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9:37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2

<p align="left"></p><p></p><p>《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p> <p>【教材分析】</p> <p>《济南的冬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 <p>文章抓住“温晴”这一文眼来构思,角度独特,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p> <p>【学生分析】</p> <p>学生已学过前一课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学到可以从多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描写景物,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p> <p>学生此前已学了不少的写景散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懂得比喻、拟人等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现在能否换用另一种形式让他们更喜欢,也更好地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呢?因此,在本节课中,如何创设合适的学习探究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感知和品味文章的语言,成为教学的关键。</p> <p>【设计理念】</p> <p>本着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散文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感知和品味,提出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p> <p>【教学目标】</p> <p>1、学习、体会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p> <p>2、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p> <p>【教学流程】</p> <p>一、导入</p> <p>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p> <p>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是美得让人陶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的美。</p> <p>二、感知课文</p> <p>让学生听的录音,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展示一些与济南冬天相关的一些图片。让学生领略到济南冬天的美,走进文本。</p> <p>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p> <p>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完成课前布置的预习思考题</p> <p>预习思考题:</p> <p>1、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吗?</p> <p>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济南的冬天?</p> <p>(指名答,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再给予点评、鼓励。)</p> <p>教师板书:</p> <p>天气:温晴</p><p>水色:静、清、绿</p> <p>四、品析语言</p> <p>1、学生四人一组,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互相说说喜欢的理由。</p> <p>(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p> <p>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并掌握相关的知识。</p> <p>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真令我刮目相看。如:</p> <p>生1:我喜欢第3段,作者从山上写到山尖,再到山坡,最后到山腰,按一定的顺序来写。</p> <p>生2:我喜欢第3段中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让我联想到好像有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站在我们面前。</p> <p>生3:我喜欢第2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p> <p>生4:我也喜欢这一句,因为济南如同摇篮里的婴儿,所以冬天是温暖的,四季如春。</p> <p>……</p> <p>五、小结</p> <p>师:学了《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写景散文,你获得哪些写景的技巧?</p> <p>(生答后,师归纳板书。)</p> <p>培养学生归纳的意识。</p> <p>1、细致观察,语言力求准确生动。</p> <p>2、注意写景的顺序和写景方法。</p> <p>3、写景时必须融入自己的感情。</p> <p>六、拓展(作业设计)</p> <p>以《校园的秋天》为题,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片段。</p> <p>时值秋天,校园又是学生所熟悉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感受到成功的喜悦。</p> <p>【教学反思】</p> <p>我觉得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畅所欲言,也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语句的讲解,真令我刮目相看。比如,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第2段中的‘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因为摇篮能挡住寒风,让里面的婴儿感到温暖。”又有一个同学补充说:“正因为济南如同摇篮里的婴儿,所以冬天是温暖的,四季如春。”学生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一些写景的技巧,而且也探究济南冬天气候的成因,它所达到的效果无疑比老师单纯地分析灌输修辞、语法要生动得多。作业设计也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掌握写景的技巧后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p> <p>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本人觉得阅读环节处理得不太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学生对文本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集中到课件中所展示的与济南冬天相关的一些优美的图片上,我发现学生只能边看书,边听录音,边看图片,对此如果做一些调整,效果就可能更好了。比如,可以先让小组朗读(或学生自由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接着让学生默读,有利于学生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最后再把书合起来,看图听读。而本人在教学时只采用看图听读的形式,这样的结果一是阅读时间太少,二是这个环节难以处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阅读环节的处理。总之,在写景的文章中,朗读和对语言的感知与品味是非常重要的。</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