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p align="left"></p><p>教学目标: </p><p>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p><p>2、学习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p><p>3、揣摩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p><p>4、领悟作者对生命独特而深沉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p><p>教学重点: </p><p>1、 品味并学习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p><p>2、 学习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来体悟文章深沉的主旨。 </p><p>3、 朗读训练。 </p><p>教学难点: </p><p>写得含蓄深沉,所以,引导人生体验尚很少的学生学会通过捕捉信息、揣摩关键词句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大难点。 </p><p>教学时数:二课时 </p><p>教学过程: </p><p>第一课时 </p><p>要点:朗读训练,初步感知主旨。 </p><p>步骤:(一)导入。 </p><p>同学们,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它能不断地从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那里获取灵感,并创造出灿烂的地球文明,比如:古往今来,有人盛赞牡丹的艳丽夺目,于是人们争相种牡丹、画牡丹、唱牡丹,颂牡丹,所以,牡丹便成了华贵典雅的象征;有人由清水荷韵中产生无限感悟,于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便成了高洁品格的象征;有人惊叹于北国凌寒独放的腊梅,于是,无数咏梅佳句滋润着倍受磨难的志士枯干的心灵;还有人歌唱默然而生命力强的小草,有人抒写甘衬红花的绿叶……总之,充满灵性的文人高士们往往能从看似普通的生命现象中发掘出美好的东西,并形成美文,给我们以启迪,作家宗璞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她又悟出了什么呢? </p><p>(二)正音正字,扫除语言障碍。 </p><p>要求学生关上课本,迅速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下列练习: </p><p>1、为括号前的字注音(要求两名学生起来朗读) </p><p>嚷()嚷绽()开忍俊不禁()迸()溅() </p><p>伫()立酒酿()仙露琼()浆伶()仃() </p><p>2、根据注音填汉字(要求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p><p>A、fēngwéidiézhèn()B、níngwàng() </p><p>C、yíhàn()D、pánqiǘwòlóng() </p><p>E、lǒngzhào() </p><p>(三)朗读训练。 </p><p>1、 教师示范朗读第一至第七段,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发音和语气语调、轻重缓急。 </p><p>2、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朗读技巧,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p><p>3、 检查学生的朗读,指明两三个学生自选片段进行朗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评析并稍作指导。 </p><p>4、 全班齐读全文。 </p><p>(四)整体感知。 </p><p>1、 设问:课文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最后又写道:“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是为什么? </p><p>2、 学生默读思索,然后小组探究。 </p><p>3、 全班共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捕捉文中、文尾的议论抒情句来把握主旨,学习在文本中捕捉信息。 </p><p>关键句: </p><p>A、“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p><p>B、“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p><p>C、“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p><p>主旨:遭遇不幸时不要屈服,要坚信生命是永恒的,当厄运过后,我们应该抛却悲痛,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新的伟业中去。(由于个人的经历见闻的不同,学生对这句话的体会可能有深有浅,教师可联系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同时也应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 </p><p>(五)小结:1、朗读方面的经验技巧。 </p><p>2、迅速把握文章主旨的经验方法。 </p><p>第二课时 </p><p>要点: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深沉情思。 </p><p>步骤:(一)复习导入。 </p><p>由复习的关键句和主旨导入。 </p><p>(二)精读理解,学习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体会其妙用,并理清脉络。 </p><p>1、设问导入:作者感慨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那么紫藤萝花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不幸呢? </p><p>学生默读、思考、回答。 </p><p>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第8段。 </p><p>指明一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简要概括紫藤萝花遇到了什么不幸,并找出形象地表明不幸的关键词:稀落、伶仃、试探、稀零。 </p><p>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在回忆这些事时蕴涵于其中的情感,并找出关键词:拆掉、改种、遗憾。 </p><p>3、设问:作者由花与人的经历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那么,在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中,体现出这一点了吗?请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揣摩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p><p>学生先默读准备,然后再小组讨论。 </p><p>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研读: </p><p>学生一般会从第二、三、九段找出把紫藤萝描写为“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之类的句子,应加以鼓励,并指导学生赏析其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生动细致的描写,领会作者在赏花时的惊喜、赞美之情。同时也应启发学生留意第四——六段,理解其中把藤萝的花比作“帆”的深刻寓意,感受作者对藤萝花拟人化的生动描写表现了枯木逢春之后的旺盛生命力。 </p><p>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描写花的技巧:A、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B、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C、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p><p>点拨到位时应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至六段。 </p><p>4、引导学生理一理作者情感变化发展的脉络。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形式运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 </p><p>赏花惊喜、赞美 </p><p>线索忆花情感遗憾、难过感悟:坚信生命永恒 </p><p>悟花宁静、喜悦 </p><p>5、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深入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深沉情思。 </p><p>设问导入:为什么作者由一株花的生命现象会产生如此的感情变化和如此深沉的感悟?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吗?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到信息吗? </p><p>引导学生抓住第七段的“生死谜、手足情”和第八段的“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以及第九段来理解作者深沉的情感,教师可适当介绍背景。 </p><p>辅助性问题设计: </p><p>——你能不能画一张图表,画出作者所说的藤萝的变迁小史? </p><p>——课文所说的“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历史你知道哪些? </p><p>十年浩劫 </p><p>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 </p><p>(三)总结:1、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失弟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美好,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作者生活的热情又被激起,“不觉加快了脚步”,决心要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p><p>2、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p><p>(四)拓展体验 </p><p>1人们常常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等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有的常被歌咏,如牡丹、梅花、竹子、月亮、长城、大海、黄牛、天鹅、……有的不显眼,如蜗牛、蚂蚁、蒲公英、木槿、仙人掌、紫藤萝、水滴、绿色……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简谈受过某些事物启发鼓舞的事例、感悟,来印证的主旨和哲理。 </p><p>赏花惊喜、赞美 </p><p>线索忆花情感遗憾、难过感悟:坚信生命永恒 </p><p>悟花宁静、喜悦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