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9:08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p align="left"></p><p>教学目的 </p><p>1.了解的结构特点; </p><p>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p><p>3、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p><p>教学重点 </p><p>1.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p><p>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p><p>教学过程 </p><p>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 </p><p>1.师出示中名言,生齐读: </p><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p><p>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p><p>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p><p>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p><p>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p><p>1.找一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 </p><p>2.师点一些词语,生造句:心惊肉跳、嗓泣、头晕目眩。 </p><p>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p><p>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p><p>1.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人文中找出。 </p><p>2.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 </p><p>五、研读课文,培养能力 </p><p>1.生默读讲述“脱险”经历这一部分,准备复述。 </p><p>2.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 </p><p>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p><p>B.交待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p><p>C.尽量用自己的话。 </p><p>3.生复述课文,师生点评。 </p><p>师找出一些语句:“嗨,慢着,”;“我没法——”;“再见!”;“如果你相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不用客气。”;“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看见了。”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示朗读要求: </p><p>A.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 </p><p>B.明晓词语和词组,做到停顿恰当; </p><p>C.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 </p><p>5.生朗读;师点评。 </p><p>六、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p><p>1.师提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伯事虽已过去了,但作者却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试用文中的话表明这一哲理。 </p><p>2.怎样理解这一哲理? </p><p>师点拨,启发学生联想:以爬山为例,将爬上山顶的大目标化为爬山途中一个个小目标;以学习名次为例,树立短期目标,进而连缀成长无目标。。。。。 </p><p>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p><p>生分组讨论2、3问。 </p><p>七、课后小结中、提出希望 </p><p>1.1师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步/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生步。2提出希望。 </p><p>2.布置作业: </p><p>将六(3)题形成局面小文章或写一篇读后感。 </p><p>附板书设计: </p><p>走一步,再走一步 </p><p>莫顿亨特 </p><p>故事:遇险——脱险 </p><p>哲理:反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山的那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