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
<p align="left"></p><p>18绿色蝈蝈 </p><p>一、教学目的: </p><p>1、引导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中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p><p>2、指导学生弄清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写作特色 </p><p>3、积累词语有:篝火、狩猎、喧嚣、颚、钳子、喑哑、静谧、沉寂、螽斯、莴苣、喙、嗉囊、吮取、唾液(要求学生预先在课外完成) </p><p>二、教学重难点: </p><p>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修辞方法,并积累重要的写作词语 </p><p>三、教学方法: </p><p>1、指导学生弄清文章对蝈蝈的细致描写,采用问答式; </p><p>2、关于说明文的知识用讲授法,配合问答式; </p><p>3、由学生讲述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在课堂上表述出来; </p><p>四、教学课时: </p><p>一课时 </p><p>五、教学过程 </p><p>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昆虫吗? </p><p>2学习目标: </p><p>①了解蝈蝈的外部特征与习性。 </p><p>②掌握的写作特点 </p><p>③培养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p><p>④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p><p>3作者介绍 </p><p>法布尔:(2023),法国昆虫学家。出生于一户农家,因家庭所迫,少年就外出谋生。他从小对小生物很感兴趣,常到野外带回植物和虫类进行研究。他还买了一小块地,命名为“荒石园”,开始专心观察、研究昆虫。2023年,他整理二十余年资料而写成的</p><p>4作品介绍 </p><p>法布尔的《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余万字。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他关于昆虫的研究受到达尔文的推崇,赞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p><p>活动一:看图片,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蝈蝈的外形特征。 </p><p>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法布尔眼中的蝈蝈是什么样子的。 </p><p>5速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p><p>(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 </p><p>“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p><p>(2)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p><p>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食物习性和生活习性。 </p><p>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p><p>6有很多同学对蝈蝈的叫声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p><p>窃窃私语 </p><p>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 </p><p>喑哑低音尖锐急促清脆柔和 </p><p>表达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p><p>7蝈蝈都喜欢吃哪些食物?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这表达了作者对科学什么样的态度? </p><p>(1)蝈蝈捕蝉为食,最喜欢吃蝉的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p><p>吃没有坚硬外壳的昆虫(金龟子等)、水果、甜浆、青草。 </p><p>也吃同类。(贪婪) </p><p>(2)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p><p>(3)严谨、一丝不苟、执著 </p><p>8蝈蝈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 </p><p>和睦共居、轮流进食、作息时间 </p><p>9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p><p>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捕杀蝉时 </p><p>艺术家在绿叶丛中鸣叫 </p><p>歌手在夜晚鸣叫 </p><p>进攻者在树上咬蝉 </p><p>我笼里的囚犯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 </p><p>蝉的屠夫当蝈蝈吃蝉肉时 </p><p>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p><p>活动二:选一种你喜欢的称呼,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下。 </p><p>10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p><p>拟人化的写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亲切自然,更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 </p><p>11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p><p>做比较蝈蝈——蝉(叫声) </p><p>蝈蝈——螽斯(吃肉) </p><p>蝈蝈——鹰(捕食) </p><p>蝈蝈——螳螂(食性)还有打比方、摹状貌 </p><p>1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p><p>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热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的“主人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 </p><p>六、归纳交流 </p><p>通过学习,在课文、法布尔和同学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p><p>七、写作手法: </p><p>⑴文艺笔调。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p><p>⑵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p><p>⑶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 </p><p>介绍动物方法: </p><p>介绍动物特征:从外形特征、叫声、食物习性等方面入手。 </p><p>如何抓住特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p><p>怎样介绍特征:对比(突出特征)、拟人(生动形象) </p><p>八、小结 </p><p>谈到《昆虫记》,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确如此,法布尔笔下的蝈蝈是鲜活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蝈蝈的鸣唱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尔则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为人类的精神之树增添了一颗丰硕的智慧之果。 </p><p>九、拓展延伸: </p><p>向同学介绍一种你最熟悉的小动物。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