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果敢判断》
<p></p><p>四年级语文教案《果敢判断》</p><p>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果敢判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p><p><strong>指导思想</strong></p><p>设计这一课时,我依据课标中强调的关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理念,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p><p><strong>教材和学情分析:</strong></p><p>《果敢的判断》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基本意义。</p><p>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小泽征尔参加欧洲指挥家决赛时,不附和音乐界权威,果敢指出乐谱错误而夺魁的事,赞扬了他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优秀品质。</p><p>课文理性较强,作为本单元的开篇,如何用好这篇课文教学生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后几篇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p><p><strong>学情分析:</strong></p><p>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但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平时课外阅读少,语文知识储备少,语文学习还常需要老师引领。</p><p>对于小泽征尔的复杂心理及判断过程没有具体描写,学生对主人公作出果敢判断的具体情境缺乏体验,因此学生不易体会其果敢、自信、勇于挑战权威的品格,对于他高超的音乐才能、对艺术的严谨态度‘更不能深刻领悟,所以想要突破难点就需要老师帮学生“搭台阶”。</p><p>基于以上因素,本课设计以边读边思考为基础,以品词悟句为核心,以想象体验为切入点,力求课内外读写结合,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p><p>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p><p>1.通过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了解小泽征尔在欧洲指挥家决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错误,获得桂冠的事情。(教学重点)。</p><p>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随文练笔,感受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p><p>教学难点是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p><p>围绕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件流程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是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方法。</p><p>回顾问题,继续解疑。</p><p>揭示课题,切入题眼。</p><p>精读感悟,体会主旨。</p><p>小结全文,提升情感。</p><p>拓展阅读,丰富练笔。</p><p>第一环节:回顾问题,继续解疑。</p><p>板书齐读课题后,回顾上节课教学中‘有意遗留的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逐个解决。</p><p>【这样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既是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又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p><p>第二环节:揭示课题,切入题眼。</p><p>先揭示课题:“果敢”什么意思?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果断、勇敢。这时学生就能认识到课题可以理解为“果断、勇敢的判断”。</p><p>再顺学而导,切入题眼,问学生“这‘果敢的判断’是什么?”,教师依据学生回答“不!一定是乐谱错了!”,板书出判断语句,使学生心中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p><p>【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顺学而导,力求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抓题眼、理思路、逐步解决问题”的阅读方法。】</p><p>此时进入精读感悟、体会主旨的环节:(课件大标题)</p><p>这一环节为了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感悟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我分三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感知人物,体会主旨:</p><p>(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背景,体会人物“勇敢”。</p><p>由于学生没有这种情境体验,因此我抓住第二自然段的描写,通过以下过程帮学生体会小泽征尔在紧张气氛下的“勇敢”:</p><p>(1、默读自学,了解背景:)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课件)</p><p>(2、交流汇报,感受情景:)再交流汇报,出示学生画出的课文内容(课堂课件)引导学生:比赛现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况,结合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想法。</p><p>预设:如果学生谈感受不到位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前三名、最后一个”等词语感受小泽征尔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抓住“世界一流、国际水平、大师”等词语感受比赛的权威性和赛场紧张的气氛。</p><p>(3、指导朗读,想象场面:)通过刚刚的抓词语感悟,学生有了紧张的情感体验,这时,情绪急于迸发出来。教师再说“你能用朗读表达出这次比赛的高层次和紧张的气氛吗?”学生有了刚刚抓词语感悟的方法,又有了前面的情感积累,自然也就读得有感情了。</p><p>【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学生大略能够读懂”,因此本环节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以自学提示为导向,以学生品词品句、想象体验为手段,感受赛场紧张气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充分感悟小泽征尔的勇敢,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p><p>对事件背景的充分感知,又为学习第三自然段做了铺垫。</p><p>(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揣摩想法,感悟“果断、勇敢”</p><p>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以下策略突破本课的难点:(1、2、3、4)</p><p>1、比较阅读,了解“判断”过程:</p><p>面对突发情况,小泽征尔是怎么做的?</p><p>“考虑再三”是什么意思?换成“考虑很久”行不行?为什么?</p><p>通过找出词义上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再三”是指考虑的内容“一次又一次”,“很久”是指考虑的时间长。联系上文就知道现场情况不容他考虑那么久,必须马上做出判断,所以不能用“很久”,从而体会到小泽征尔的果断。</p><p>2、合作探讨,体会人物内心:</p><p>我这样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小泽征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能考虑什么呢?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的合作探讨,学生可能考虑到如下几点:(课件出示:乐队演奏错了;乐谱错了;“我”指挥错了)</p><p>此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板书,教给学生采用排除的思维方法,(课件:重奏;一定;坚信自己)体会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内容与过程,了解他为什么坚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p><p>3、启发想象,感受赛场气氛:</p><p>就在他“考虑再三”时,会场上的气氛又如何?大家会有什么反应?</p><p>通过这一提问启发学生对赛场气氛的想象,学生可能会一下子说出评委的反应。这时再利用教师评价语的导向性’巧妙引导孩子从观众、演奏者等不同角度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进入情境,感受赛场气氛。</p><p>4、三次引读,体会勇敢自信:</p><p>(1)通过以上的品读感悟,学生对干扰小泽征尔进行判断的外在因素有了直接感知,更深一步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教师再巧妙’运用导语渲染气氛,进行三次引读(读出课件引读内容)</p><p>(2)在教师对人物形象高度概括的引读语中,学生对小泽征尔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情感体验达到高潮,每一次的读的语气都会更加坚定。最后教师提问“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小泽征尔?”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小泽征尔勇敢果断的人物形象。</p><p>【在突破课文难点的环节中,教师利用比较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发现主人公“考虑再三”的`时间紧迫,利用合作探讨和教给学生“排除思维法”让学生明确主人公“考虑再三”的内容有条理,利用启发想象引导学生从观众、评委、演奏者的不同角度体验主人公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从这三方面,学生对小泽征尔坚持真理、勇敢果断的品质就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p><p>(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用心,明确夺冠原因。</p><p>在这一环节中,首先以读代讲,感受评委用心。</p><p>然后,围绕着“这种素质”是什么?通过抓重点语句练表达的方式,再次明确夺冠原因,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p><p>随后,利用视频资料感受国际一流指挥家的风度,丰富学生对小泽征尔形象的感性认识。</p><p>最后,通过与另外两名选手比较,再次突出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从而深化主题。</p><p>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精读感悟,(课件出示:一、二、三)学生在揣摩语言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人物的品质,对课前所提的问题也有了相应的答案,此时就需要回到整体,对全文有整体感知,升华学生的对人物认识:(课件出示:四、小结全文,提升情感。)</p><p>通过整体读文,感受小泽征尔人物形象。继而又从不同角度谈感受,在说的基础上写想法,进行读写结合,这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文本情感上的提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写,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p><p>作业的设计,目的是拓展阅读,丰富练笔。(课件大标题)</p><p>(课件作业)教师推荐阅读施雪钧写的《小泽征尔的坚持》,使得小泽征尔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丰满、更立体,这一环节还丰富了课堂的随文练笔,使学生练笔的内容更鲜活,兴趣更持久,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要写。</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