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采薇》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p align="left"></p><p>(这是《〈诗经〉两首》第二课时的教案,第一课时是《氓》,</p><p>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p><p>3、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p><p>4、理解诗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的手法 </p><p>教学重点、难点: </p><p>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p><p>教学内容及步骤: </p><p>一、导入新课 </p><p>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采薇》是一首以战争为主题的诗。 </p><p>二、信息筛选 </p><p>1、自行诵读全文,分出诗的层次 </p><p>明确:分三个层次:1~3章为第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第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第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p><p>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p><p>明确:《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p><p>三、合作探究 </p><p>1、仔细品读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p><p>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p><p>2、仔细品读4~5章,这两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p><p>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弥、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p><p>四、分析鉴赏 </p><p>再读全文,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战士什么样的情感? </p><p>明确:1、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2、对父母妻儿的担忧。3、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古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p><p>五、拓展探究 </p><p>假使你就是当年归途战士中的一员,请描写你当时的心理。 </p><p>六、课堂小结 </p><p>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护和平的。 </p><p>七、作业 </p><p>阅读《秦风无衣》,和《采薇》在内容和手法上进行比较。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