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8:06

《诗经卫风氓》

<p align="left"></p><p>知识与技能</p><p>1. 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p><p>2. 积累字词,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p><p>3. 理解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p><p>过程与方法 </p><p>1. 通过反复的朗读,感知课文。 </p><p>2. 合作并探究,理清课文大意与结构。 </p><p>3. 情感交流,比较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p><p>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p><p>教学难点:同情《氓》的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p><p>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课时安排:2课时 </p><p>第二课时 </p><p>教学过程 </p><p>[导入] </p><p>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个不衰的话题,而“痴情女负心郎”更是历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两千年前这个“痴情女负心郎”的故事,感受《氓》中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p><p>[复习]:(打开多媒)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诗经》常识,及《氓》基本字词含义。 </p><p>[推进新课] </p><p>一、朗诵感知 </p><p>二、走进课文: </p><p>1.请一位同学概述一下这个故事? </p><p>明确:诗歌讲述了一个女子恋爱、结婚到最终被遗弃的故事。 </p><p>2.事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p><p>(一) 理清结构:叙事思路(恋爱、婚变、决裂)、感情变化(欢喜、悲伤、怨恨) </p><p>(二) 具体分析: </p><p>1. 恋爱(1-2): </p><p>(1)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 </p><p>(男:抱布贸丝 来、谋、怒)(女:乘、望、泣涕、笑、言) </p><p>(2)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p><p>明确:“赋”,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 </p><p>2.婚变(3-5): </p><p>(1)他们的爱情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p><p>(2)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阐述这种变化呢? </p><p>(3)在这场失败的婚姻中,女子有没有责任呢?她是怎样表现的? </p><p>(4)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样表述的? </p><p>(4)思考:A、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了什么经验呢? </p><p>B、文章是怎么体现的?用了什么手法? </p><p>3.决裂(6):思考:用对比方法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p><p>女子年轻貌美 </p><p>未婚情意浓厚 </p><p>女子年老色衰 </p><p>婚后情意淡漠 </p><p>(三) 拓展探究: </p><p>1.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 </p><p>2.两相比较,你觉得哪个更能体现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呢?(更能反映社会问题) </p><p>明确:娘家人的不支持和不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女子在爱情中的弱势地位,更能反映出这场婚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时代悲剧。 </p><p>(四) 对比阅读: </p><p>《谷风》和《氓》都是描写妇女被遗弃的诗,试比较二者中的女性形象有何异同? </p><p>明确:《谷风》和《氓》都是描写妇女被遗弃的诗,二诗的主人公都有相同的不幸遭遇,都是被丈夫遗弃的女子。 </p><p>但在主人公的倾诉中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前者性格是柔婉而温顺的,她那如泣如诉的叙述和徘徊迟疑的行动,以及“不念昔者,伊余来既”的结尾,表现了她思想的软弱和胡涂。后者性格则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更表现了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 </p><p>三、本课小结: </p><p>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p><p>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不仅有个人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弃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社会的产物。 </p><p>四、作业思考: </p><p>我们初中学过的《秦风蒹葭》也同样是一首爱情诗,反映的是男主人公“求之而不可得”的特殊心理。试把《氓》与《蒹葭》相比较,探讨一下《诗经》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男子与女子的爱情观。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经卫风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