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人教版高一必修)
<p align="left"></p><p>[目标定向] </p><p>1、体会咏物抒情的写法,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p><p>2、理清的构思,体会其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p><p>3、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感受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p><p>4、品味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p><p>[重点难点] </p><p>重点: </p><p>1、体会咏物抒情的写法,把握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p><p>2、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感受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p><p>难点: </p><p>1、品味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p><p>[学习方法] </p><p>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在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p><p>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的思想感情。 </p><p>[课时安排] </p><p>2课时 </p><p>[自主预学] </p><p>(一)文学常识 </p><p>1.作者简介 </p><p>陆蠡(2023),字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2023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2023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日本宪兵扣留,惨遭杀害,时年34岁。2023年,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陆蠡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文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p><p>2.写作背景 </p><p>写于2023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难当头,民生之艰,个人之困,使这个有抱负的青年倍感焦灼而痛苦,使他发出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 </p><p>(二)字词梳理 </p><p>1.读准字音 </p><p>陆蠡()涸辙() 猗郁()蕈菌()揠苗助长() </p><p>瞥见()嫩芽()婆娑()囚系()急不暇择() </p><p>纤细()了截()移徙()淅沥()()葱茏()() </p><p>2.辨析字形 </p><p>暇()揠()缘() </p><p>遐()偃()椽() </p><p>瑕()堰()喙() </p><p>3.理解词义 </p><p>涸辙的鱼: </p><p>急不暇择: </p><p>揠苗助长: </p><p>了截: </p><p>抑郁: </p><p>囚系: </p><p>4.自己的积累(文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字词,请自己积累下来。) </p><p>[课文导读] </p><p>(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p><p>1.“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是如何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p><p>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常春藤的?找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和作者心态的语句。(圈点勾画) </p><p>(二)熟读课文,合作探究 </p><p>1.文章的行文思路既然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p><p>2.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 </p><p>3.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p><p>4.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p><p>(三)反复读文,深入理解 </p><p>1.结合语境,品味语句 </p><p>①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p><p>②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p><p>③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p><p>2.如何理解文章的主题? </p><p>3.探究写法: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p><p>如:第一: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p><p>[应用拓展] </p><p>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有不少写绿的名句,你能写几句吗? </p><p>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p><p>[读后启示] </p><p>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