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p align="left"></p><p>河南省 罗山县第初级中学 曾昭国 </p><p>一、教学目标 </p><p>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p><p>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p><p>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p><p>二、教学设想 </p><p>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p><p>2、教学方法 </p><p>(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p><p>(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p><p>3、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p><p>4、教学用具:多媒体 </p><p>5、课时:一课时 </p><p>三、教学过程 </p><p>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p><p>2、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p><p>(1)、 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 </p><p>(2)、 听一听录音 </p><p>(3)、 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p><p>(4)、 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p><p>(5)、 学生齐读 </p><p>3、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p><p>(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p><p>(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p><p>(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p><p>(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p><p>4、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p><p>5、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p><p>6、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p><p>(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p><p>(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p><p>7、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p><p>8、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p><p>附板书设计: </p><p>叙事 抒情 </p><p>秋风破屋 急 </p><p>推已及人 </p><p>顽童抱茅 叹 </p><p>《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心忧天下 </p><p>(诗圣杜甫) 屋破难眠 忧 </p><p>忧国忧民 </p><p>大厦庇寒 愿</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