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7:31

《订鬼》《马说》同步练习

<p align="left"></p><p></p><p>《订鬼》《马说》</p><p>第一部分:</p><p>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p><p>寝衽() 庖丁() 骈死() 外见()</p><p>2.填空:(4分)</p><p>⑴《订鬼》作者是 ,“订鬼”的意思是 。</p><p>⑵《马说》作者 ,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p><p>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p><p>⑴故得病寝衽(故: )</p><p>⑵存想则目虚见(虚见: )</p><p>⑶用精至矣(至: )</p><p>⑷策之不以其道(策: )</p><p>⑸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p><p>⑹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p><p>4.《订鬼》一文的观点是 ,《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 。(2分)</p><p>5.翻译下列句子。(4分)</p><p>⑴觉见卧闻,俱用精神;畏惧存想,同一实也。</p> <p>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p> <p>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用《马说》中的句子填写)(2分)</p><p>7.“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分)</p> <p>8.造成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是 。(2分)</p><p>9.品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2023年资阳试题)</p><p>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p><p>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p><p>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p><p>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p><p>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p><p>B.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眼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p><p>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p><p>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p><p>第二部分:</p><p> (一)</p><p>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p><p>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p><p>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p><p>10.区别下列多义词的不同含义。(4分)</p><p>⑴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p><p>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p><p>⑵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p><p> 吾欲之南海( )</p><p>11.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2分)</p><p>⑴ ⑵</p><p>12.用文中语句填写:(3分)</p><p>⑴写千里马遭遇的句子是 。</p><p>⑵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 。</p><p>⑶表现食马者愚蠢的句子是 。</p><p>13.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3分)</p><p>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p> <p> (二)(2023年徐州试题)</p><p>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p><p>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p><p>①敢有谏者死(谏: )</p><p>②螳螂委身曲附(曲: )</p><p>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p><p>①如是者再三。</p><p>译文:</p><p>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p><p>译文:</p><p>17.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 。(2分)</p><p> (三)</p><p>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穷:困境)。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芥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摘自《礼论》)</p><p>18.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p><p>A.故制礼义以分之(分:区分、辨别)</p><p>B.故制礼义以分之以:(用)</p><p>C.物必不屈于欲(屈:竭尽)</p><p>D.礼起于何也(起:从)</p><p>19.为下面语句断句。(只断句,不加标点)(2分)</p><p>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p><p>20.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p><p>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p> <p>2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语段的内容。(2分)</p> <p>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p><p>《马说》中,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暗示了人才的被埋没。每个人都非常同情不被重视的人才。现在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请你针对这种情况加以评说。不超过300字。</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订鬼》《马说》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