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7:27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p align="left"></p><p></p><p>《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p>武功县南仁中学 </p><p> 张瑜敏</p><p>【教材依据】 《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十八课。本课内容简单,但作者摹山范水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和文中优美的语言非常值得讨论探究。</p><p>一 设计思路:</p><p>1 指导思想: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权、话语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反复研读、品味课文,探寻文章之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p><p>2 教学目标:</p><p> 知识与能力 </p><p> 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p><p>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p><p> 方法与途径 </p><p> 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p><p> 学习作者抓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p><p> 情感态度价值观 </p><p>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p><p> 体会景物描写中寓含的鄙弃名利的思想。</p><p>3 教学重点</p><p> 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p><p> 学习作者抓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p><p>4 教学难点</p><p> 体会景物描写中寓含的鄙弃名利的思想。1</p><p>二 教学准备:</p><p>师:查阅资料,整合资源,吃透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p><p>生:完成具体的预习任务</p><p>三 教学过程</p><p>(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p><p>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留下了许多山水佳句。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宝库,吟哦讽诵。</p><p>[设计思路:导入时设疑激趣,创设情境,,激活思维,使学生头脑中凸现出山川美景。]</p><p> (二) 欣赏美景,描述意境 </p><p>要求 1 :请同学们用心听读,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欣赏吴均笔下富春江的山光水色。</p><p>师:播放多媒体Flash画面。</p><p>[设计思路:多媒体声情并茂的泛读,配合逼真鲜活的动感画面,马上可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为探究课文做好准备。]</p><p> 2 :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用情读文,以心会意,描述你感触最深的写景语句的意境。同学们各抒己见,互相评价。</p><p>[设计说明:(1)、本环节锻炼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口头表达和分析评价能力,并激发学生全体参与的热情。</p><p> (2)、为降低难度,老师可插放相关生动鲜活的画面,给学生一个支点。]</p><p>(三)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p><p> 引导: 下面我们探讨学习作者如何抓特点、有层次描摹山水。</p><p> 提问: (1)、文中哪句写景的特点?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p><p> (2)、齐读写“异水”句子。探究水之异表现在哪?作者怎样写的?</p><p>(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问题,学生思考探究)</p><p>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精读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出水的特点,写水所用的修辞及写作手法。]</p><p>引申:善归纳总结者常进步。探究《三峡》《小石潭记》写水的名段,比较一下异同点。</p><p>(多媒体展示,学生合作讨论)</p><p> [设计说明: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并对相关课文归纳小结,使知识纲举目张,水到渠成的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p><p>(3)、个别读写“奇山”的句子,思考山之奇在哪?小组合作像学习“异水”一样联系拓宽。</p><p>[设计思想: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学习,才是高效的课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p><p>师引导小结:山之奇,奇在特点鲜明,奇在情趣盎然,奇在能陶冶性情。作者化静为动,采用修辞,调动各种感官写有声有色。同学们联系的《山峡》《沁园春.雪》等也恰到好处。</p><p> (4)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在富春江的山水中,作者生发了怎样的感情?</p><p>[设计思路:这本是难点,经过对课文反复的阅读,体会感悟,经过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再现,老师此时适时恰当的对作者作品进行介绍,蕴含的情感可被学生自然感悟。]</p><p>师小结:作者描写了富春江奇丽的景色以后,转到书写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这是说,优美的山水,足以使热心世务、企盼仕途腾达的人也产生隐居之想。作者触景生情,从审美感受的角度,进一步烘托出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p><p> (四)诵读课文,归纳小结</p><p> 问题:探究语言特点背诵课文并说说收获。</p><p>[设计说明:1、本环节对课文语言风格要引导学生重点落实。把握品味对偶句,了解骈文相关知识。</p><p>2、对教学内容要做到拓宽拓深,更要紧收提升,这不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发展也大有裨益。]</p><p> (五)课外延伸,拓展实践:</p><p>1、请写一段介绍富春江美景的导游词。</p><p>2、以“家乡美”或“这里风光独好”为题,写一篇文章。</p><p>[设计思路:趁热打铁学以致用。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良好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把小课堂与大社会时刻结合起来。]</p> <p>板书设计</p><p>`</p> <p>四 教学反思:</p><p>语文教学重在用文字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审美情感。这不仅要求重朗读、重感悟、重体验,同时还重积累、重归纳、重应用。例如,本课通过形式多样的品读,让学生思考感悟,合作探究。老师的拓宽引申,使学生知识纲举目张,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同时,这也是把阅读教学上成思维课,表达课的有益尝试。</p><p>学生描述意境时候,老师注意学生表达方面的优缺点,特别是说明与描写的不同。在分析课文时,要始终营造气氛,激励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其中,积累思考表达。但在小结时候,必须有个明确的名利观,给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p> <p align="left"></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