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6:23

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二课时)

<p></p><p>M 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二课时)</p><p>松树和大松树 (第二课时)</p><p>教材简析:</p><p>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教育孩子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p><p>教学目的:</p><p>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p><p>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p><p>教学难点</p><p>理解小松树和风伯伯说的话。</p><p>教具准备</p><p>课件、生字卡片 小松树、大松树、 山简笔画、三个表情图。</p><p>教学时间</p><p>二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看图导入,揭题释题。</p><p>1.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简笔画</p><p>(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松树)</p><p>(2)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出示1)你能读准它们的名字吗?</p><p>(3)我是小松树,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p><p>师:你对小松树有哪些了解?咱们不能盲目交朋友。</p><p>它们长在什么地方?你能看着图,一边说一边做上动作,让老师知道得更明白吗? (出示2)</p><p>二、精读品味,指导朗读</p><p>1、 学习第二自然段</p><p>(1)师:小松树在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它还听见大山爷爷在各和它说悄悄话……(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如果你是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p><p>(2)师:是呀,小松树看到了如此壮观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低下头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师出示3)请小朋友们接着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小松树的话中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第2节。)</p><p>(3)师:(解析“喂”)师:那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p><p>小松树说这段话时,会是怎样的表情?从三个表情图中选择一个来表示</p><p>(4)方法小结:读书有时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来帮助理解课文</p><p>(5)大松树没有回答,它在想什么呢</p><p>师:读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说的话,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p><p>2、 学习第三自然段</p><p>(1) 师: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会怎么想?</p><p>(2) 他是怎样和小松树说的呢?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出示4)</p><p>(3) 谁摸过你的头?你能感觉到什么?</p><p>(4) 究竟高多少呢?看着图想一想,说一说(出示5)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师:老师这次听出来了,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你能通过读让大家感觉到风伯伯对小松树的爱吗?你来给小松树讲讲道理?你来关心关心它?</p><p>(生继续读完第3节后,师给予具体评价。)</p><p>3、 学习第四自然段</p><p>(1) 师: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会怎样呢?(出示6)</p><p>(2) 师:“惭愧”是什么意思?你们能表演一下吗?你们遇到什么事也会觉得惭愧(再次选择表情图)</p><p>(3) 师:这时候小松树心里会怎样想呢?(对不起大松树,我刚才不该惹你生气!)</p><p>师:没关系,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希望你快快长得高大起来。</p><p>(小松树会想:我应该谢谢大山爷爷,是你把我托的这么高。)</p><p>师:孩子,记住长得再高也不要骄傲。</p><p>(4) 现在你们原意和小松树做朋友了吗?</p><p>三、角色表演,升华体验。</p><p>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p><p>2、说话:学习了课文,你喜欢谁?你想向它们学习什么?</p><p>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p><p>答:人下面不能丢了一横。</p><p>反思:</p><p>1、 立求板书新意,抓住孩子的眼。一改常态,以形象的简笔画,进入孩子的视线,把故事串连成一幅动感图,以其“动”牵制孩子的“动”.</p><p>2、 拉住文本情感之弦,身临其境,吸引孩子的心。</p><p>要培养孩子“口诵心惟”的最好办法就是激发孩子主动读书、积极探究的兴趣。 首先,让孩子参与到童话中来。新课伊始,以交朋友的形式进入情境,激起兴趣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读书兴趣,不能盲目交朋友,要对小松树有所了解。其次是应用动作、选择表情图,进行角色转化,想象小松树说话时会是怎样的神情、想象“惭愧”会是怎样的表情,让学生模仿小松树得意洋洋、轻视看不起人样子,“惭愧”的样子,并试着表演一下,加深情感体验,然后带着表情读。</p><p>3、 联系生活,情感牵移,拨响孩子的情。</p><p>我结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适时点拨,将文本与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链结”起来,实现更深语义层面的解读。</p><p>1、“喂”字的解读——小松树说的话中有这么一句“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一个“喂”传神的刻画了小松树骄傲自大的嘴脸。如何紧扣“喂”字,激活学生经验,加深体验,进而提高朗读的指导效率,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情境:师指着一个孩子说“喂,请把你的小刀借给我!”再让学生体会一下,老师这样的语气借东西,愿不愿意借,为什么?然后让孩子读小松树的话体会小松树对大松树的傲慢无理。</p><p>2、“摸着头“的解读——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时是这样的“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摸着头”一词表现了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爱护。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联系孩子的生活说说生活中谁摸过你自己的头,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然后再让学生体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爱。</p><p>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注重情趣的激发,充分以教材为例子,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价值观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p><p> </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松树和大松树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