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6:10

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创新教案

<p></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了解小说背景。</p><p>2、了解小说借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用读对话梳理情节的方法,整体感知人物形象。</p><p>3、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p><p>4、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1,初步了解小说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用品读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p><p>2,深读文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略得当的。</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第一课时</p><p><strong>一、导入新课,明确文体</strong></p><p>1、播放微视频,引出小说背景。</p><p>2、板书课题,读准课题。</p><p><strong>二、字词教学,了解环境</strong></p><p>1、出示字词,读准字词,引导学生从词语内容和形式上发现规律。</p><p>2、情境朗读,了解环境。</p><p><strong>三、梳理情节,初识形象</strong></p><p>1、快速默读第6—19自然段,思考:八儿想吃腊八粥却吃不到,他是怎么办的?</p><p>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小说情节。</p><p>3、根据板书,串联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p><p>4、小结:这篇小说就是用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刚才,我们读了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梳理出的情节就是小说的情节。</p><p>5、交流:从这些情节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八儿?</p><p><strong>四、品读语言,丰盈形象</strong></p><p>1、聚焦情节中八儿的语言,初步感受语言的变化。</p><p>2、品读短句。</p><p>(1)齐读,思考:本句中哪个字最精彩?</p><p>(2)对比朗读,从“那”字,你感受到什么?</p><p>(3)联系自己生活经历,感知八儿形象。</p><p>(4)有感情地朗读。</p><p>(5)小结:一个“那”字,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刚才,我们抓住了八儿的语言,品读“那”这个关键词,揣摩了八儿的心理,从而让八儿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丰满。</p><p>3、品读长句</p><p>(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p><p>(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p><p>填一填:八儿每次是怎么分的,有什么变化?</p><p>写一写: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八儿,并想想理由(填在磁卡上,一张磁卡写一个词)。一定要填在磁卡上。温馨提示:四人小组,一人主持,其他三人一人汇报一处。</p><p>(3)小组汇报。</p><p>(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八儿这处长的语言,从分粥的变化中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他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更加丰盈。</p><p>(5)串读三次分粥的句子,读出变化。</p><p>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p><p><strong>五、课堂小结</strong></p><p>这节课,我们通过梳理环境中的情节,品读八儿的语言,揣摩他的心理,看到了一个(回扣板书)的八儿。八儿心里隐藏的语言和那锅不断叹气的粥,这又藏着什么奥秘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揭秘。</p><p>第二课时</p><p>【导入】</p><p>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内容评论</p><p>1、谈话导入。</p><p>2、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什么事?</p><p>【讲授】</p><p>二、品读课文评论</p><p>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p><p>2、明确任务:课文是如何写八儿嘴馋的?</p><p>3、读文探究</p><p>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特点的句子,作批注。</p><p>2)小组交流</p><p>4、集体汇报</p><p>1)描写动作的句子。</p><p>2)描写语言的句子。</p><p>3)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p><p>5、小结:全文围绕“八儿”全家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画。表现了一家的其乐融融。</p><p>【活动】</p><p>三、指导朗读评论</p><p>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p><p>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作业】</p><p>四、作业评论</p><p>1、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给家长听。</p><p>2、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创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