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6:09

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

<p></p><p>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1</p><p>教学目标:</p><p>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p><p>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p><p>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重点难点:</p><p>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p><p>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多媒体课件。</p><p>教学时间:2课时</p><p>第一课时</p><p>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p><p>1.你见过什么样的船?用简介的语言描述一下。</p><p>生描述各式各样的船</p><p>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p><p>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p><p>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p><p>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p><p>3.出示预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p><p>(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再在组内交流</p><p>(1)组员轮读课文。</p><p>(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p><p>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p><p>a 汇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p><p>生字: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桅</p><p>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浩浩荡荡、远航、</p><p>强调字形:竖(坚) 航(船) 喇、窄</p><p>b 说说写了什么?</p><p>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p><p>(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p><p>(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p><p>(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p><p>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p><p>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p><p>2.小组互相交流</p><p>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p><p>1.交流认字方法。</p><p>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p><p>五. 布置作业</p><p>1.抄写字词。</p><p>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p><p>第二课时</p><p>一. 复习引入</p><p>1.听写本课词语。</p><p>2.同桌互评互改。</p><p>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p><p>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p><p>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p><p>(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p><p>(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p><p>(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p><p>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p><p>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p><p>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p><p>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p><p>1.配乐朗读课文。</p><p>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p><p>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p><p>五. 拓展延伸</p><p>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p><p>六. 作业</p><p>1.理解句子。</p><p>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p><p>板书设计:</p><p>飘向 竖河——长江——东海</p><p>2. 芦叶船</p><p>带来 惊喜——希望——向往教学反思:教学没有花俏的设计,甚至由于电脑坏了,连课件也没有用到,可是,就在最朴实的读读说说中,给了孩子们最大的参与空间,师生同台诉说自己的感悟,激辩不同的观点,看似热闹中收获了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课堂该是本色的回归吧。</p><p>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2</p><p>教学目标</p><p>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p><p>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3、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远航、喇叭、浩浩荡荡”等词语。</p><p>教学重点</p><p>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p><p>教学难点</p><p>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p><p>教具准备</p><p>生字卡片,搜集江南水乡的有关资料。</p><p>导学过程</p><p>二 次 备 课</p><p>预习题纲</p><p>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p><p>2、了解的主要内容。</p><p>3、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p><p>第一课时</p><p>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p><p>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进《芦叶船》。(板书课题)</p><p>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p><p>1、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听读,正音。</p><p>2、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识记,重点指导“喇、窄、荡”等易错字。</p><p>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p><p>1、默读课文,思考</p><p>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 “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p><p>2、小组探究。</p><p>3、班内交流。</p><p>4、小结:小小的芦叶船给儿时的“我”带来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p><p>四、布置作业:</p><p>1.抄写生字词。</p><p>2.熟读课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p><p>第二课时</p><p>一、复习导入。</p><p>1.听写字词,同桌互评。</p><p>2.默读课文。</p><p>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p><p>1.谈话导入。</p><p>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p><p>2、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p><p>(1)水乡环境美。</p><p>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p><p>作者所描述的水乡这个地方为什么能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谁知道其中的奥秘?</p><p>出示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怎样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p><p>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p><p>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p><p>指导朗读,读出水乡的美。</p><p>(2)芦叶船美。</p><p>小小的芦叶在孩子们手里有了灵性,变成了大篷船、小舢板、三桅帆……引导学生想象芦叶船的样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p><p>(3)玩芦叶船有趣。</p><p>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多么富有童真童趣。</p><p>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开走了,真令人惊叹。指导学生抓住描写我和表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p><p>三、回归整体,感悟内化。</p><p>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p><p>四、拓展延伸。</p><p>芦叶船载着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去远航了,它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p><p>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p><p>五、布置作业。</p><p>1、把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在采集本上。</p><p>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