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p></p><p><strong>【教材分析】</strong></p><p>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p><p><strong>【学习目标】</strong></p><p>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p><p>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p><p>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p><p><strong>【课前准备】</strong></p><p>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p><p>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strong>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strong></p><p>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p><p>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p><p>3、简介司马光。</p><p><strong>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strong></p><p>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p><p>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p><p>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p><p>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p><p><strong>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strong></p><p>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p><p>2、指导朗读2、3自然段。</p><p>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p><p>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p><p>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p><p>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p><p>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p><p><strong>四、指导朗读</strong></p><p>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p><p>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p><p><strong>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strong></p><p>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一、讨论交流</strong></p><p>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p><p>1、学生自己想办法。</p><p>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p><p>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p><p>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p><p><strong>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strong></p><p>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p><p>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p><p>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p><p><strong>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strong></p><p>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p><p>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p><p><strong>四、指导生字书写</strong></p><p>1、认读“别”“到”等6个字。</p><p>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p><p>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p><p>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