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幸福是什么》优质教学设计
<p></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认识6个生字。</p><p>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p><p>3.能把课文演一演。</p><p><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p><p>2.演课本剧。</p><p><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1.初步形成幸福观。</p><p>2.理解文章内容。</p><p><strong>教学时间</strong></p><p>一课时</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谈话导入</p><p>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p><p>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p><p>3.认读生字。</p><p>学习新课</p><p>一、了解文章内容</p><p>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p><p>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p><p>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p><p>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p><p>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p><p>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p><p>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p><p>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p><p>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p><p>二、演课本剧</p><p>1.分角色朗读。</p><p>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p><p>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p><p>3.汇报演出。</p><p>作业布置</p><p>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p><p>本课小结</p><p>(根据当时情景而定)</p><p><strong>板书设计:</strong></p><p>10*幸福是什么</p><p>(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p><p>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p><p>幸福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