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
<p></p><p>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23人教版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卷,欢迎大家练习!</p><p><strong>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7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3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strong></p><p>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p><p>A槛菊(jiàn) 不谙(ān) 彩笺(qiān)</p><p>B.凝噎(yē) 暮霭(ǎi) 玉砌(qì)</p><p>C.纶巾(ɡuān) 豆蔻(kòu) 跬步(ɡuǐ)</p><p>D.商贾(ɡǔ) 忏悔(chàn) 松柏(bó)</p><p>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p><p>A. 磅秤/磅礴 仿佛/佛手瓜 刨除/刨根问底</p><p>B. 钥匙/汤匙 漩涡/涡轮机 调节/调虎离山</p><p>C. 驻扎/扎实 亲事/亲家母 伎俩/仨瓜俩枣</p><p>D. 果脯/胸脯 胳臂/长臂猿 倔强/强颜欢笑</p><p>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p><p>A.雕零 山青水秀 戍边 相形见绌 B.甘霖 良辰美景 皈依 融会贯通</p><p>C.凄残 源远流长 娇健 功亏一篑 D.憔悴 被水一战 漂泊 海市蜃楼</p><p>4.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p><p>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朝避长蛇 萦绕</p><p>B.渚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p><p>C.东船西舫 天涯沦落 沧海月明 谪居</p><p>D.千呼万唤 杜鹃啼血 义愤填膺 锦瑟</p><p>5.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p><p>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p><p>C.径须沽取对君酌 D.与尔同消万古愁</p><p>6.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p><p>A.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p><p>B.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p><p>C.斗酒十千恣欢谑 斗酒:比赛喝酒。</p><p>D.古来圣贤皆寂寞 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p><p>7.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p><p>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p><p>B.奔流/到海/不复/回</p><p>C.千金/散尽/还/复来</p><p>D.莫使/金樽/空对/月</p><p>8.下列诗句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p><p>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p><p>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p><p>C.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p><p>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p><p>9.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p><p>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p><p>C.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p><p>(1)各地兴起的农民运动,一时形成不可 的革命洪流。</p><p>(2)日本右翼势力公然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反集会,我们怎么能 满腔怒火?</p><p>(3)收工时,他还把散落在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 起来。</p><p>(4)“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1小时10分, 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p><p>A.遏制遏止收集搜集 B.遏止遏制收集搜集</p><p>C.遏止遏制搜集收集 D.遏制遏止搜集收集</p><p>1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p><p>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p><p>A. 提出 产生 适合 B. 提出 引发 合适</p><p>C. 提醒 产生 合适 D. 提醒 引发 适合</p><p>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p><p>A.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习以为常。</p><p>B.当前,我国市场仍大量使用难以处理的塑料袋盒包装商品,不少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执迷不悟,为“节省”成本,不肯使用纸袋或可以降解的塑料袋盒。</p><p>C.语言训练,实际是思维训练,若思维混乱,就会语无伦次。</p><p>D.有些同志为了把工作干好,竭尽心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p><p>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p><p>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p><p>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p><p>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p><p>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p><p>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p><p>A.唐朝武则天亲授的、被称为传世之宝的第三颗佛牙舍利,新近在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被考古工作者发现。</p><p>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p><p>C.四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开发工具。</p><p>D.全国人民之所以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p><p>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p><p>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p>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p><p>C. 据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p><p>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p><p>16对诗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解释正确的一项</p><p>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p><p>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p><p>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p><p>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p><p>17对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解释正确的一项</p><p>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p><p>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p><p>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p><p>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p><p><strong>二、阅读题</strong></p><p>19.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p><p>近日,“2023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p><p>20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15分)</p><p>(一) 定风波</p><p>苏轼</p><p>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p><p>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p><p>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p><p>1、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p><p>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p><p>(二) 旅夜书怀</p><p>杜甫</p><p>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p><p>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p><p>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p><p>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p><p>1写旅夜远景的诗句是:</p><p>2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p><p>3“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p>现代文阅读:</p><p>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21——24题 (23分)</p><p>江南无雪</p><p>刘长春</p><p>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p><p>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p><p>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跟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 ——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p><p>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p><p>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p><p>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p><p>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 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 一起往东湖看雪……</p><p>21.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5分)</p><p>22.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p><p>23.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p><p>24.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p><p><strong>三、作文</strong></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