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4:24

《梅花魂》课文教学设计

<p></p><p><strong>教材分析:</strong></p><p>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哭起来。有的间接表达这种情感,如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p><p>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3、自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p><p>教学重点、难点:</p><p>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一、谈话导入</p><p>师:同学们,说起梅花,我们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诗句,你还记得吗?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p><p>预设: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p><p>师:是呀,傲骨凌霜的梅花不畏严寒,不畏风雪,古今中外多少人画梅,咏梅赞梅。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梅花的小故事。</p><p>板书课题:梅花魂</p><p>齐读,强调“魂”的写法。组词,意思。</p><p>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p><p>1、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p><p>预设:梅花魂指的是什么?</p><p>课文讲了有关梅花的什么事?</p><p>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p><p>(2)谈一谈你初读课文的感受,你最想说什么?</p><p>3、检查预习。</p><p>(1)生词:缕缕幽芳 颇负盛名 抹净 低头折节 衰老 秉性</p><p>(2)交流感受。</p><p>预设:a、外公久居他国,非常思念祖国,家乡。</p><p>b、外祖父喜欢梅花。</p><p>4、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来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p><p>预设:a、读诗词落泪。b、分外珍惜墨梅图。c、不能回国,失声痛哭。d、送墨梅图。e、临行送梅花手绢。</p><p>师: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而这种情感作者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己回忆的几件真实的小事来表达的,使文章更真实,更感人。而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以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来表达情感。</p><p>三、作业。</p><p>熟记生字词,熟读课后的阅读连接《故乡》。</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一、回顾文章。</p><p>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作者通过回忆外祖父和梅花的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谁还记得这几件事?</p><p>二、精读感悟,入情入境。</p><p>大问题:你从那些事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p><p>要求: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深刻的地方作简要的批注。</p><p>预设:</p><p>(一)“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你还小呢,不懂!”</p><p>1、外公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什么流泪?</p><p>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情感?</p><p>3、指导朗读。</p><p>(二)体会另外两次流泪。</p><p>1、师:在莺儿的回忆中,外公几次流泪?你体会到了什么?</p><p>预设:(1)不能回国,失声痛哭。</p><p>(2)临别流泪。</p><p>(三)“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有什么稀罕的呢?”</p><p>1、你从哪体会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p><p>预设:从动作、语言。顿时拉下脸、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玷污。</p><p>师:几个细微动作的描写就使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之意跃然眼前,这就是文学大家的功底。</p><p>2、指导朗读。(训斥中读出对墨梅图的疼惜)</p><p>3、对于一幅墨梅图,外公为什么会如此珍爱?</p><p>师:是呀,在外祖父心中,它不是一幅普通的墨梅图,而是祖国的象征,是值得用全身心去爱的。爱墨梅图,就是爱祖国啊。</p><p>在这里,作者用外公对墨梅图的分外珍爱,间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真是巧啊。</p><p>(四)“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p><p>师:关于为什么喜爱梅花,外公还有一段话,谁来读读?</p><p>1、外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p><p>师:是呀,外公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国,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段话。</p><p>2、再读,想一想,外公的话讲了几层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p><p>预设:三层意思。</p><p>(1)赞美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精神。</p><p>(2)赞颂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梅花精神的人。而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折节的民族魂。</p><p>(3)感慨每一个中国都要有梅花的精神。同时希望莺儿也要做一个具有梅花品质的人。</p><p>细节:她:梅花为什么用“她”。</p><p>体会:1、外公漂流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是具有梅花精神的人。</p><p>2、梅花魂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p><p>3、我看到了外公不变的中国心。</p><p>(五)送手绢。</p><p>外公除了送我他最珍爱的墨梅图,还送了我什么?</p><p>(六)师:是呀,这梅花图,这手绢上的梅花,它不仅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p><p>1、齐读最后一段。</p><p>2、哪段也写了同样的意思?(第一段)</p><p>作者首尾同样写了梅花,写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让我们对这种感悟更为深刻,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p><p>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p><p>课文学完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一位身在异国的老人对祖国的眷恋;</p><p>读出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坚强品格;</p><p>读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折节的民族魂。</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花魂》课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