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p></p><p>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p><p><strong>一、拼音部分。(10分)</strong></p><p>1、看拼音,写词语。(6分)</p><p>shān ɡǎi jiǎnɡ shù zǔ ài áoyóu yúyuè diǎn fàn</p><p>( ) ( ) ( ) ( )( ) ( )</p><p>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分)</p><p>薄皮(báo bō)苦闷(mēn mèn )间隔(jiān jiàn)结绳(jiē jié )</p><p>仓颉(jí jié)造诣( zhǐ yì)解剖(pāo pōu)撇捺(nàn nài)</p><p><strong>二、字、词、句部分。(40分)</strong></p><p>1、组词。(4分)</p><p>楷( ) 仰( ) 辩( ) 虚( )</p><p>谐( ) 抑( ) 辨( ) 虑( )</p><p>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用“”划去。(4分)</p><p>边(疆 僵) 锻(炼 练) 抑(杨 扬) (性 姓)别</p><p>松(驰 弛) 校(园 圆) 山(峰 锋) (浇 绕)水</p><p>3、填空。(6分)</p><p>汉字的演变由甲骨文( )( )( )</p><p>( ) ( ) ( )</p><p>4、将下列广告还原成原成语。(3分)</p><p>“痣”在必得( ) 天“尝”地久( )“骑”乐无穷( )</p><p>“衣”鸣惊人( ) “泉”心全意( )“咳”不容缓( )</p><p>5、按要求写句子。(8分)</p><p>① 、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p><p>②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种文字。(修改病句)</p><p>③ 、妈妈对爸爸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改为第三者转述句)</p><p>④、这真是一点值万金哪!(改成反问句)</p><p>6、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填序号)(6分)</p><p>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 E、对偶 F、反问</p><p>(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p><p>(2)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 )</p><p>(3)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 )</p><p>(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p><p>(5)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 )</p><p>(6)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p><p>7、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5分)</p><p>道:①道路 ②水流通行途径 ③方向、法、道理 ④道德 ⑤说 ⑥用语言表示情感 ⑦以为、认为 ⑧量词</p><p>(1)、我们要培养自己能说会道的能力。( ) (2)、这件事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p><p>(3)、这条高速公路有六个车道。( ) (4)、他做事头头是道,让全班同学佩服。( )</p><p>(5)、今天的50道口算题,我全做对了。( )</p><p>8、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写完整。(4分)</p><p>(1)孔夫子搬家───( )(2)上鞋不用锥子──( )</p><p>(3)外甥打灯笼 ( )</p><p><strong>三、阅读。(20分)</strong></p><p>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p><p>“‘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事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头痛。</p><p>如今迈步都(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中心广告,“万室(事)具备”──某房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广告等等。</p><p>这些散(sàn sǎn )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的醒目广告语,很容易让尚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混(hún hùn )淆(yáo xiáo ),因为这些同音字近音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p><p>1、这篇课文讲</p><p>(2分)</p><p>2、用“√”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p><p>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2分)</p><p>滥用: 误导:</p><p>4、摘抄段文首位照应的句子。(2分)</p><p>首段:</p><p>尾段:</p><p>5、根据段文内容填空。(8分)</p><p>(1)短文第二段内容紧扣着标题中的“___________”两个字来写第三段则是扣着“_______”这两个字来写的。</p><p>(2)第一段写到的杜女士儿子误用误解成语的故事,其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______ ;</p><p>二是</p><p>(3)成语滥用的现象,主要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p><p>(4)联系上下文理解“哭笑不得”这个成语,“哭”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意思是_____________。哭笑不得写出了老师和家长们对滥用成语现象的 _________。</p><p>6、为杜绝社会上成语滥用现象,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请写下来。(2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strong>四、作文。(30分)</strong></p><p>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我觉得收获很多,我要写下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