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3:58

三年级春日优秀教案

<p></p><p>诗人不仅仅是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更是在享受读书的乐趣!孩子们学了这首诗,肯定会有所启发。下面为大家整理搜集的是三年级春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p><p><strong>【文本解读】</strong></p><p>《春日》是宋经纪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称赞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事理。古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布满了勃勃生气,表达了笔者对万物清醒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舒畅。全诗讲的是笔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穷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思虑。</p><p>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p><p>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鲜艳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加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惟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故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p><p><strong>【设计理念】</strong></p><p>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p><p>2、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的理解,体悟更深的情感,发挥它高度有效的作用。</p><p><strong>【学习目标】</strong></p><p>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p><p>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p><p>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p><p><strong>【教学重点、难点】</strong></p><p>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p><p><strong>【课前准备】</strong></p><p>多媒体课件</p><p><strong>【教学流程】</strong></p><p>一、赏春</p><p>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p><p>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p><p>【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p><p>二、咏春</p><p>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p><p>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p><p>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花似锦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p><p>春风拂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深似海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徐来 春风化雨 春潮滚滚 红杏闹春 春意正浓</p><p>春江水暖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春风轻拂</p><p>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最好听。</p><p>【以大量的成语,加深对春天的感悟,为学习古诗做准备。】</p><p>3、是啊,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春日》)</p><p>4、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 (板书题目)</p><p>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p><p>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p><p>6、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到底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图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一读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看看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一个春天来。</p><p>7、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古诗。</p><p>【学习古诗有很多的方法,读的方法、看注释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等,在教学中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p><p>三、品春</p><p>(一)交流: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春天?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p><p>预设一:阳光明媚的春天</p><p>1、“胜日”指的是怎样的日子?(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p><p>2、 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p><p>3、 春游你开心吗?想象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吧。(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p><p>4、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吗?</p><p>预设二:焕然一新的春天</p><p>1、你觉得哪些景物都焕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难怪作者会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叹啊!</p><p>2、这一句难道仅仅写出了万物更新吗?还写出了什么?(春天来得非常的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时)</p><p>3、一下子就焕然一新了,让作者感觉到了什么?(感到惊讶、兴奋、激动)</p><p>4、让我们也一起来惊叹惊叹吧!</p><p>预设三、春风拂面的春天</p><p>1、“东风”应该是怎样的风?你能感觉出来吗?</p><p>2、作者也觉得春风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的。</p><p>3、此时闭上眼,春风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你的心情如何?(轻松、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p><p>4、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春风吧。(多媒体展示春风轻拂万物的情景)</p><p>5、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来。</p><p>预设四、万紫千红的春天</p><p>1、“万紫千红”这个词你熟悉吗?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p><p>2、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p><p>【以“描绘了怎么样的一个春天”为主线,铺展开来,在学生的丰富想象中,28个字的古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脉络清晰,中心明确。】</p><p>(二)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的脚步,漫步泗水河滨,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赞美如此美丽的春天吧。</p><p>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p><p>四、惜春</p><p>1、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学生自由说)</p><p>2、是啊,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自然愉快,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 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p><p>【诗人写诗都带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诗人的个性、心情、处境始终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在鉴赏诗歌中,常常因为诗人不同,而表达、意境、风格等都不同。学一首诗认识一位诗人,为以后学习同一位诗人的诗打下基础。】</p><p>五、悟春</p><p>(一)人类渴盼着春天的生机活力。花枝招展的春天,赋予动植物以情意,更赋予了人们蓬勃向上的神往。从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古人描摹的一大主题。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读一读)</p><p>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李白《落日忆山中》</p><p>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p><p>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p><p>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p><p>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刘方平《代春怨》</p><p>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温庭范《题望苑驿》</p><p>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辛弃疾《满江红》</p><p>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p><p>其实,古人许多写景的文章,不仅仅为景而写,在诗中蕴藏了作者的思想情思。让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两首诗中,通过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p><p>(出示) 泊船瓜洲</p><p>[宋]王安石</p><p>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p><p>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乡之情)</p><p>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唐]刘禹锡</p><p>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p><p>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p><p>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万物更替)</p><p>【通过感悟不同的诗人的诗句,让学生明白,古人写诗“寓情于景”的道理。】</p><p>板书设计:</p><p>春日 劝学</p><p>南宋 朱熹</p><p>春光明媚</p><p>焕然一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春日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