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3:25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

<p></p><p><strong>学习目标:</strong></p><p>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p><p>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p><p>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p><p>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p><p><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p><p><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p><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p><p>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strong></p><p>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p><p>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的写作意图。</p><p><strong>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strong></p><p>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p><p>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p><p><strong>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strong></p><p>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p><p>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p><p>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p><p>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p><p>自学提示(出示课件):</p><p>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p><p>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p><p>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p><p>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p><p>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p><p>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p><p>理解农耕社会。</p><p>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p><p>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p><p>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p><p>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p><p>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p><p>指导朗读。</p><p>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p><p>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p><p>(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p><p>(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p><p>同桌交流,补充空白。</p><p>(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p><p><strong>四、总结全文。</strong></p><p><strong>五、作业超市。</strong></p><p>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p><p>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