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3:17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提升试题

<p></p><p><strong>一、拼写小高手。</strong></p><p>jiǎ dǎo()hán yù()huí bì()</p><p>chēnɡ wèi()jīnɡ tiáo()ɡǎo zi()</p><p><strong>二、解释加点的词语。</strong></p><p>1.初云“又到江南岸”。</p><p>2.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p><p>3.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p><p>4.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p><p><strong>三、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strong></p><p>1.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p><p>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p><p><strong>四、连一连。</strong></p><p>《题李凝幽居》欧阳修</p><p>《泊船瓜洲》 王昌龄</p><p>《醉翁亭记》 贾岛</p><p>《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王安石</p><p>《从军行》 刘长卿</p><p><strong>五、修改下面的一段话。</strong></p><p>去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儿、跳舞、唱歌、朗读、写生、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我真喜爱夏令营活动啊!</p><p><strong>六、课内经典回顾。</strong></p><p>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又欲“”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字与“”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p><p>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p><p>2.解释加点的字。</p><p>炼:引:</p><p>俄:谓:</p><p>3.解释句子。</p><p>神游象外,不知回避。</p><p>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p><p>4.读了贾岛作诗炼字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p><p><strong>七、快乐阅读。</strong></p><p>字字皆辛苦</p><p>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来。‖</p><p>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他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经书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p><p>李绅离开寺庙,无处可去,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p><p>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诗。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p>这首诗短小精练,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p><p>1.按文中“‖”所划分的段落,概括下面各段的主要内容。</p><p>第一段:</p><p>第三段:</p><p>2.“千锤百炼”一般比喻经历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在中比喻。</p><p>3.用“”在第4自然段中画出表示“千锤百炼”的语句。</p><p>4.“字字皆辛苦”的意思是。文中最能表现“字字皆辛苦”的一处细节描写的语句是</p><p>5.李绅写《悯农》诗是为了。</p><p><strong>八、习作。</strong></p><p>读了《贾岛推敲》一文,你对修改文章有什么看法吗?想一想你平时是怎样修改文章的,就这一点写一篇文章吧。题目自拟,400字左右。</p><p><strong>第十一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strong></p><p>一、贾岛韩愈回避称谓荆条稿子</p><p>二、1.最初。2.也。3.无奈。4.就,于是。连续。</p><p>三、1.两人于是并排着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待了好几天。2.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p><p>四、《题李凝幽居》——贾岛《泊船瓜洲》——王安石《醉翁亭记》——欧阳修《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从军行》——王昌龄</p><p>五、“署”改为“暑”;“加入”改为“参加”;“五彩缤纷”改为“丰富多彩”;去掉“写生、”;去掉“等”或者是省略号;“而且”改为“又”。</p><p>六、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推推敲推敲2.琢磨。举。很快。对某人说。3.神不守舍,回避不及。鸟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着门。4.示例:感受到了贾岛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文章需要下功夫多次修改等。</p><p>七、1.第一段:李绅天资聪明,十五岁就写出很好的诗来。第三段: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2.李绅写诗很刻苦,很认真3.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4.每个字都来得不容易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诗</p><p>5.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p><p>八、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单元提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