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2:51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寻隐者不遇》教案

<p></p><p>《寻隐者不遇》写的是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寻隐者不遇》教案,希望能帮到大家哦~</p><p>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寻隐者不遇》教案</p><p><strong>教学要求:</strong></p><p>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p><p>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p><p>教学重点、难点:</p><p>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p><p>课前准备:</p><p>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p><p>教学时间: 2课时。</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strong>一、提示课题</strong></p><p>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p><p>寻 隐 者 遇</p><p>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p><p>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p><p>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p><p>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p><p><strong>二、自学课文</strong></p><p>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p><p>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p><p>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p><p><strong>三、读诗句,认生字</strong></p><p>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p><p>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p><p>(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p><p>(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p><p>相机识字:言 采 药 深</p><p>(4)朗读课文。</p><p><strong>四、指导朗读</strong></p><p>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p><p>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p><p>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p><p>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p><p>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p><p><strong>五、识字、写字指导</strong></p><p>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p><p>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p><p>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p><p>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p><p>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p><p>分页标题#e#</p><p>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 :深山、深海、深浅。</p><p><strong>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strong></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一、复习生字</strong></p><p>1.开火车读卡片(包括认识的字并用要求会的字口头组词。</p><p>2.读拼音填空(先独立完成再当堂订正)略</p><p><strong>二、朗读、背诵课文</strong></p><p>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p><p>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p><p>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p><p><strong>三、巩固练习</strong></p><p>1.口头选词填空。</p><p>师父 童子 诗人</p><p>( )松下问童子,</p><p>( )言师采药去。</p><p>( )只在此山中,</p><p>( )云深不知处。</p><p>2.完成课后练习3。</p><p>3.填空,再读一读。</p><p>,</p><p>采 药 去 。</p><p>只 在 此 山 中 ,</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寻隐者不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