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p></p><p><strong>【教学目的】</strong></p><p>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p><p>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p><p>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p><p>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p><p><strong>课时安排:</strong></p><p>2课时</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strong>【教学目的】</strong></p><p>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p><p>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p><p><strong>【教具准备】</strong></p><p>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strong></p><p>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p><p>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p><p>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p><p><strong>二、自读课文</strong></p><p>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p><p>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p><p>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p><p>(1)自读、抽读、指名读。</p><p>(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p><p>(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p><p>(4)指导书写。</p><p>(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p><p>(6)巩固检查。</p><p><strong>三、初读感悟</strong></p><p>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p><p>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p><p>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p><p>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教学目的】</strong></p><p>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p><p>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strong>【教具准备】</strong></p><p>课件</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导入新课</strong></p><p>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p><p>( )的草地</p><p>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p><p><strong>二、自读讨论</strong></p><p>1、各自轻声读课文。</p><p>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p><p>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我们继续学习课文。</p><p><strong>三、精读解疑</strong></p><p>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p><p>(1)观看录像,生感受。</p><p>(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情景。</p><p>2、朗读第二自然段。</p><p>(1)思考:图中两个孩子分别是谁?</p><p>(2)介绍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p><p>3、那一天,“我”去钓鱼,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从而“我”对蒲公英地感情又有什么变化?</p><p>(1)齐读第四自然段。</p><p>(2)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p><p><strong>四、汇报成果</strong></p><p>1、分小组汇报。</p><p>2、全班汇报。</p><p>3、拓展活动。(双休日活动)</p><p><strong>五、总结课文。</strong></p><p>1、朗读课文。</p><p>2、小结引申。</p><p><strong>【板书设计】</strong></p><p>2 金色的草地</p><p>绿色的草地</p><p>快乐</p><p>开 合</p><p>金 绿</p><p>色 色</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