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四年级语文教案
<p></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p><p>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p><p>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p><p><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p><p><strong>教学步骤:</strong></p><p><strong>(一)导入</strong></p><p>在海拔2023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p><p><strong>(二)教师范读课文</strong></p><p>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p><p><strong>(三)学生朗读课文</strong></p><p>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p><p>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p><p>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p><p>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p><p>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p><p>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p><p>恶劣:非常不好,很坏。</p><p>严峻:严肃、严厉。</p><p>覆盖:遮盖。</p><p>晶莹:光亮而透明。</p><p>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p><p>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p><p>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p><p>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p><p>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p><p><strong>(四)自学课文</strong></p><p>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p><p>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p><p>(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p><p>(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p><p>(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p><p><strong>(五)研究问题</strong></p><p>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p><p>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p><p>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p><p>3.交流讨论结果。</p><p>(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p><p>①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p><p>②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p><p>(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p><p>(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p><p>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p><p>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p><p>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p><p>(3)理解将军的心情。</p><p>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p><p>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p><p>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p><p>(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p><p>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p><p>(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p><p>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p><p>(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p><p>①句子对比</p><p>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p><p>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p><p>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p><p>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p><p>(6)理解“丰碑”的含义:</p><p>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p><p>(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p><p>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p><p>(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p><p>③理解最后一句话。</p><p><strong>(六)总结</strong></p><p>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p><p>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p><p><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p><p><strong>教学步骤:</strong></p><p><strong>(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strong></p><p>1.独自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p><p>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p><p>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p><p><strong>(二)学习写作方法</strong></p><p>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p><p>2.讨论交流:</p><p>(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p><p><strong>(三)总结</strong></p><p>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p><p><strong>(四)布置作业</strong></p><p>1.熟记本课的生字。</p><p>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p><p>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