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
<p></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p><p>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p><p>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p><p>4、了解的命题方法。</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p><p>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p><p><strong>教学安排:</strong></p><p>两课时</p><p>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p>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p><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p><p>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p><p>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第一课时</p><p>教学目标:</p><p>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p><p>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p><p>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p><p>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p><p>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p><p>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p><p>二、自读课文,要求:</p><p>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p><p>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p><p>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p><p>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p><p>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p><p>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p><p>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p><p>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p><p>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p><p>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p><p>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p><p>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p><p>3、理清课文条理:</p><p>一(1)二(2-10)三(11)</p><p>五、质疑问难:</p><p>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p><p>六、作业:</p><p>1、课作:A、朗读课文</p><p>B、写习字册</p><p>2、家作:A、抄写词语</p><p>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p><p>板书:</p><p>15、装满昆虫的衣袋</p><p>生活环境(1)</p><p>对昆虫着迷(2-10)</p><p>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p><p>第二课时</p><p>教学目标:</p><p>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p><p>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p><p>教学过程:</p><p>一、质疑问难:</p><p>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p><p>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p><p>二、明确学习任务:</p><p>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p><p>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p><p>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p><p>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p><p>四、交流讨论:</p><p>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p><p>A、指名读</p><p>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p><p>C、齐读</p><p>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p><p>(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p><p>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p><p>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p><p>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p><p>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p><p>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p><p>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p><p>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p><p>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p><p>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p><p>(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p><p>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p><p>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p><p>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p><p>(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p><p>努力)</p><p>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p><p><strong>板书:</strong></p><p>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p><p>父母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p><p>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p><p>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p><p>对昆虫的痴迷——→进入科学的殿堂</p><p>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