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0:24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4》教案设计

<p></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1、学习查词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养成习惯。</p><p>2、引导学生揣摩间架结构,努力把字写美观。</p><p>3、积累成语,了解这些成语集中体现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理解、欣赏、背诵《滁州西涧》。</p><p>4、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约请别人。</p><p>5、学习“竖弯”、“竖弯钩”的写法。</p><p><strong>教学内容</strong></p><p>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p><p><strong>重点难点</strong></p><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p><p><strong>教学时间</strong></p><p>第(一~三)课时</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处处留心。</strong></p><p>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p><p>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p><p>3、请学生查“神秘”,并确定在文中的解释。</p><p>4、查词典比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p><p><strong>二、写好钢笔字。</strong></p><p>1、引导学生观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p><p>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醒”。</p><p>3、指导学生书写。</p><p><strong>三、读背成语。</strong></p><p>1、请同学们借助词典或成语词典读准字音、理解成语的意思。</p><p>2、谁能读准这8个成语。</p><p>3、交流已经读懂的成语的意思。</p><p>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p><p>炉火纯青:比喻品德修养、学问、技术或处事手段达到精纯完美的境地。</p><p>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p><p>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p><p>鬼哭神惊:杜甫称颂李白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p><p>4、找出8个成语的规律。(反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p><p>5、诵读、背诵。</p><p><strong>四、读背《滁州西涧》</strong></p><p>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p><p>2、指名朗读古诗。</p><p>3、提出古诗中的不懂的字词,学生教师互助解疑。</p><p>滁州:现安徽省的滁县。</p><p>西涧:在滁县城西。</p><p>独怜:偏爱。</p><p>4、谁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动听的鸣声,他却似乎不以为然。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惟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p><p>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p><p>6、指导学生朗读。</p><p>7、指名读、齐读。</p><p>8、练习背诵。</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strong>一、口语交际:</strong></p><p>约请</p><p>谈话导入激发兴趣。</p><p>创设情景,强化练习。</p><p>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约请别人一起参与活动。那么,怎么去约请,约请是应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约请。</p><p>2、请同学们把这次约请的要求读一遍。</p><p>3、指导看图:顾老师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p><p>4、如果你是三(1)中队的中队长,你会怎样去约请呢?请同桌先讨论,再分角色演练一下。</p><p>5、指名两位学生表演。(师生共同评议,明确训练要求)</p><p>6、我们约请别人时除了说话有礼貌,还应注意说清楚约请的原因,约请的内容和要求要讲具体。</p><p>7、现在请同桌之间再按要求表演一下。</p><p>8、指名学生表演。</p><p>9、同学们明天就是星期天了,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不想约你的好朋友出去游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练习4》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