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下《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p></p><p>《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p><p><strong>第一课时</strong></p><p>导语设计</p><p>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这儿提到一个国家的名字,我想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不过在没有讲出这个国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尔·盖茨、麦克尔·乔丹、麦 克尔·杰佛逊、林肯……另外,还有“9.11”。无疑这个国家的名字是“TheUnitedStates” (美国)。看来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极其优美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p><p>“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p><strong>预习检查</strong></p><p>1.重点字词积累</p><p>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等词语</p><p>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作者和时代背景(课前印发预习资料;教师作相应补充)</p><p>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p><p><strong>整体感知</strong></p><p>1.思考: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我们现在速读课文3分钟,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p><p>梦想是什么?(17-25节)</p><p>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5节)</p><p>怎样实现梦想?(6-16节)</p><p>2.熟知课文内容</p><p>(1)学生齐读17-25节,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p><p>(2)指名朗读1-5节,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p><p>(3)指名朗读6-16节,概括怎样实现梦想?(采用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决不退缩)</p><p>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p><p>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p><p><strong>问题探究</strong></p><p>1.为什么直到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p><p>2.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实?美国不是很富有吗?不是标榜本国最讲人权吗?结合预习资料中的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谈谈你的理解。</p><p>(注:以上两个问题均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交流思考结果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点几个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小结)</p><p>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p><p>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讲话的深远意义。</p><p>注重以学生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p><p><strong>课堂小结</strong></p><p>通过本节课学习,说说演讲词具有什么特点</p><p>(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很容易说出演讲目的明确、逻辑性强,内容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等,教师在此作如下补充,过渡到下一课时:演讲词通常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p><p>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p><p>兼具小结和过渡的作用</p><p>布置作业</p><p>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p><p>好文章值得反复诵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朗读水平</p><p><strong>第二课时</strong></p><p><strong>导语设计</strong></p><p>演讲词一般具有有极强的说服力与号召力,除了具备这一特点外还充满了激情。其中语言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你能说说在语言表达上具备怎样的特点吗?(大量运用排比句式)</p><p>引出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应用到写作中去</p><p><strong>比较阅读</strong></p><p>1.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一部分生读(读4):“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另一部分生读(读5):“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p><p>(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作者为什么强调一百年后的今天说明黑人遭受压榨的时间之长,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p><p>2.学生齐读第二段</p><p>让学生体在朗读中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2、感情充沛。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p><p><strong>反复诵读</strong></p><p>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排比句式,找出来大声地诵读,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p><p>采用个别朗读与齐读相结合的方式(必要时教师范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p><p><strong>拓展训练</strong></p><p>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不少于四句)。几分钟后指定两生读自己的作业,师读自己写的,师生互评。</p><p>学以至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p><p><strong>布置作业</strong></p><p>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并试着把它演讲给家人听。(如条件允许,可举办一次班级演讲比赛)</p><p>学写演讲词,切实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学会演讲。</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