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8:50:06

鄂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

<p>知识点是否能够准确掌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练习题来检验自己,下文为大家提供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大家可以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验一下自己 。</p><p>湖心亭看雪练习</p><p>一、阅读理解与欣赏</p><p>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p><p>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p><p>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p><p>1、我能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p><p>(1)湖中人鸟声俱绝</p><p>(2)余拿一小船</p><p>(3)上下一白</p><p>(4)焉得更有此人</p><p>2、翻译下面各句</p><p>(1)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p><p>我的翻译</p><p>(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p><p>我的翻译</p><p>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p><p>我的理解:</p><p>4、请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p><p>(1).“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p><p>(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p><p>(3)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崇祯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SPAN></p><p>我选第______题,我的理解是:</p><p>5、“强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p><p>我的理解是:</p><p>6、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p><p>我的理解是:</p><p>标准答案:</p><p>1. (1)消失 (2)撑,划 (3)全 (4)哪能</p><p>2、(1)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p><p>(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罢了。</p><p>3.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p><p>4(1).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2).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3).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p><p>5、“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p><p>6、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鄂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