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7:29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梳理

<p>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strong>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strong>,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p><p><strong>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strong></p><p>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p><p>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p><p>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p><p>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p><p>3、排比。排比是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p><p>4、夸张。夸张是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p><p>5、设问。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p><p>6、反问。反问是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p><p><strong>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公式</strong></p><p>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p><p>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p><p>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p><p>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p><p>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p><p>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p><p><strong>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strong></p><p>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p><p>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p><p><strong>抒情知识点</strong></p><p>1、直接抒情</p><p>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p><p>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p><p>2、借景抒情</p><p>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p><p>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p><p>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总结最新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