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7:26

高三语文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汇总2023

<p>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诗词鉴赏很难,总是猜不透作者的心,导致答题时总是跑偏,得不到分数,语文古诗词鉴赏待敌该怎么回答才能得到高分?下面小编带来<strong>高三语文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汇总2023</strong>,希望能帮助到您。</p><h3>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h3><p><strong>诗歌知识</strong></p><p>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留别诗</p><p>思想怀远诗(包含羁旅行役诗)、婚姻(闺怨)诗,</p><p>诗歌题材:古体诗,近体诗(要掌握如何大致判断古体和近体)</p><p>宋词(又称长短句,曲词,曲子)(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p><p><strong>诗歌答题模式</strong></p><p>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p><p>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p><p>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p><p>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p><p>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p><p>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p><p>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p><p>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p><p>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p><p>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p><p><strong>修辞知识</strong></p><p>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p><p>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p><p>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p><p>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p><p>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p><p>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p><p>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p><p>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p><p>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p><p>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p><p>11.反语: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增强批判性,有幽默感。</p><p>12.引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p><p><strong>表现手法</strong>:</p><p>(一)描写手法:</p><p>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和侧面描写,</p><p>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静为动,化动为静)</p><p>点面结合,白描,工笔</p><p>(二)抒情手法:直抒胸臆</p><p>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p><p>托物言志</p><p>借古讽今</p><p>(三)其他手法:象征,衬托,类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赋比兴</p><p><strong>表现手法的作用</strong></p><p>1.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用典、烘托、虚实结合(记忆口诀为:比用对象烘虚实)</p><p>2.象征:A言在此而意在彼,丰富+B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p><p>3.衬托:突出事物特点</p><p>4.先抑后扬:在变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p><p>5.借景抒情: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C委婉含蓄地表达XX思想感情</p><p>6.融情于景: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创造意境+C表达XX思想感情+D含而不露,韵味悠长,使人想象于无穷之境界</p><p>7.反讽:突出强调,深化主题</p><p>8.托物言志:A富有暗示性、朦胧性,意在言外+B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p><p>9.虚实相生:A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B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p><p>10.化用典故:A赋予文章语言的雅趣+B赋予文章铺垫和仿拟对象,增强古今对照的效果+C丰富文章</p><p>11.意象组合:A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歌的力度+B使诗中的意象鲜明突出+C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p><h3>语文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h3><p><strong>语文古诗词鉴赏评价万能模板</strong></p><p>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p><p>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p><p>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p><p><strong>答题步骤</strong>:</p><p>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p><p>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p><p>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p><p><strong>答题套路</strong>: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p><p><strong>提问方式</strong>: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p><p><strong>变式提问</strong>: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p><p><strong>答题步骤</strong>:</p><p>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p><p>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 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p><p>提问方式 :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p><p>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p><p>设问方式: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p><p>解题方法: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 内容及思想感情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p>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 洗练、沉郁、委婉、 平实、典雅、通俗、自然、清新、雄浑、 优美、质朴、华丽、准确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等。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三语文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汇总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