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
<p>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大家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方法,对于语文的学习也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strong>2023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strong>,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strong>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strong></p><p><strong>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strong>:</p><p>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p><p>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p><p>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p><p>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p><p>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p><p>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p><p><strong>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strong>:</p><p>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p><p>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p><p>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p><p>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p><p>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p><p>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p><p>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p><p><strong>七年级语文知识点</strong></p><p><strong>伤仲永</strong>文言文</p><p>一、重点字词</p><p>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谒yè称c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p><p>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p><p>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p><p>(1)世隶耕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p><p>(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奇:认为……是奇才。</p><p>(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乞:求取。</p><p>(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p><p>(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p><p>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解释为:牵,引。</p><p>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p><p>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p><p>1.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p><p>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p><p>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p><p>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p><p>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p><p>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p><p>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p><p>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p><p>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p><p>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p><p>《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p><p>◇词语解释:P37注释1、3、4、6、7、9、10、11;P38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p><p>◇通假字:“扳”通“攀”,牵,引</p><p>◇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六至八</p><p>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p><p>(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p><p>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p><p><strong>七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strong></p><p><strong>语文知识</strong>:</p><p>⑴《纪念白求恩》、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p><p>⑵同义词、反义词</p><p>⑶词性:形容词</p><p>⑷圈点勾画</p><p>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p><p><strong>重点词语</strong>:</p><p>【纪念白求恩】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一班见异思迁鄙薄不足道冀派遣极端冷清纯粹佩服高明出路漠不关心精益求精</p><p>【植树的牧羊人】干涸坍塌不毛之地溜达栋拣戳慷慨帐篷废墟呼啸滚烫张扬琢磨微薄酬劳硬朗水渠流淌光秃秃刨根问底沉默寡言</p><p>【走一步,再走一步】灼哄堂大笑恍惚抽噎扒趴酷热厌倦附和突兀怦怦嘲笑晕眩哭泣呻吟暮色安慰凌乱参差不齐惊慌失措惊讶畏惧</p><p>【诫子书】夫静以淡泊无以明志致远广才.慢励精险躁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枯落多不接世穷庐将复何及(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p><p><strong>写作</strong>:</p><p>⑴思路的解释与要求</p><p>⑵阅读要理清思路</p><p>⑶作文要思路清晰,方法: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朱光潜的写作经验)</p><p><strong>综合性学习</strong>:</p><p>⑴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p><p>⑵课外阅读的作用。</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