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2023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p>《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下面是小编带来的<strong>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2023</strong>,一起来看看吧。</p><p><strong>一、文言实词</strong>(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p><p>(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指灾难祸患。 夙:早。 闵凶:忧伤不幸的事。</p><p>(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离开我,指去世。背,背离、离开。</p><p>(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福分。 薄:浅薄。 息:子。</p><p>(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吊:安慰。</p><p>(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授予官职。</p><p>(6)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p><p>(7)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听:听任。庶:或许。 卒:终。</p><p>(8臣具以表闻 具:详尽。</p><p>(9)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p><p>(10)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狼狈:形容进退两难。</p><p>(11)犹蒙矜育 矜:怜悯。</p><p>(12)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p><p>(13)更相为命 更,交互。</p><p>(14)舅夺母志: 强行改变。</p><p>(15)祖母刘悯臣孤弱: 怜悯,爱怜。</p><p>(16)躬亲抚养: 亲自。</p><p>(17)终鲜兄弟: 少,没有。</p><p>(1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勉强。</p><p>(19)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着(被……缠绕)</p><p>(20)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到。 奉:承奉。</p><p>(2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考察后予以推荐。</p><p>(22)诏书特下: 特地。</p><p>(23)拜臣郎中: 授予官职。</p><p>(24)猥以微贱: 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p><p>(25)诏书切峻: 急切而严厉。</p><p>(26)责臣逋慢: 逋:拖延,迟延。慢:怠慢。</p><p>(27)急于星火: 比。</p><p>(28)欲苟顺私情: 姑且。</p><p>(29)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俯伏思量。(谦敬之辞)</p><p>(30)且臣少仕伪朝: 再说。</p><p>(31)不矜名节: 顾惜。</p><p>(32)至微至陋: 极其。</p><p>(33)过蒙拔擢: 提升。</p><p>(34)宠命优渥: 厚。</p><p>(35)无以至今日: 没有用来……的。</p><p>(3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这是因为。区区:拳拳之情。</p><p>(37)实所共鉴: 明察。</p><p>(38)矜悯愚诚: 怜悯。</p><p>(39)臣不胜犬马怖俱之情: 禁不住。</p><p><strong>二、文言虚词</strong>(解释下列句子的“于”、“以”的用法和意义)。</p><p>于</p><p>(1)介词,</p><p>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向”。</p><p>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与”。</p><p>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于”。</p><p>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p><p>⑤得复见将军于此。 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p><p>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表示动作的范围,可译为“在”。</p><p>⑦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表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到”。</p><p>⑧急于星火。 表示比较,译为“比”。</p><p>⑨良曰:“长于臣。” 表示比较,译为“比”。</p><p>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表示比较,译为“胜过”。</p><p>⑾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p><p>⑿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p><p>⒀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p><p>(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p><p>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p><p>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p><p>③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可译为“在这职业上”。</p><p>④于是余有叹焉。 可译为“对这件事”。</p><p>以</p><p>(1)介词</p><p>①臣具以表闻。 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p><p>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借”。</p><p>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表示凭借,可译为“拿”“用”。</p><p>④何以战? 表示凭借,可译为“凭”“依靠”。</p><p>⑤余船以次俱进。 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p><p>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表示身份,可译为“凭借”。</p><p>⑦臣以险衅……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⑧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可译为“因为”。</p><p>⑨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可译为“因为”。</p><p>⑩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表示处所,可译为“从”。</p><p>⑾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可译为“和”。</p><p>⑿(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可译为“率领”。</p><p>(2)连词。</p><p>①猥以微贱。 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p><p>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p><p>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可不译。</p><p>④谨拜表以闻。 表示目的,可译为“来”。</p><p>⑤作《师说》以贻之。 可译为“来”。</p><p>⑥敛赀财以送其行。 可译为“来”。</p><p>⑦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可译为“来”。</p><p>⑧臣以供养无主。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⑨但以刘日薄西山。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3)副词。</p><p>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p><p>(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p><p>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③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p><p>(5)无以</p><p>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无以,固定结构,可译为“没有用来……的”“没有办法”。</p><p><strong>三、词类活用</strong>(指出下列活用词语的类型,并解释其大意)。</p><p>(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p><p>(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p><p>(3)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p><p>(4)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p><p>(5)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p><p>(6)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p><p>(7)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p><p>(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p><p>(9)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p><p>(10)凡在故老。 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p><p>(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p><p>(12)躬亲抚养。 名作状,亲自</p><p>(13)且臣少仕伪朝。 名作动,做官</p><p>(14)诏书特下。 方位名词做动词,下召</p><p>(15)催臣上道。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路)</p><p>(16)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使动,使……过完</p><p>(17)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动词作名词,处境,</p><p>(18)臣待汤药。 名作动,喝水吃药</p><p><strong>四、通假字</strong>(解释下列通假字)。</p><p>① 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p><p>②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p><p>③ 终鲜兄弟: 鲜,同“无”。</p><p>④ 常在床蓐: 蓐,同“褥”,草褥子、草席。</p><p>⑤ 除臣洗马: 洗,又作“先”,前驱的意思。</p><p>⑥ 猥以微贱: 猥,犹“鄙”,自谦之词。</p><p>⑦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有,同“又”。</p><p><strong>五、解释下列句子的古今异义词</strong>。</p><p>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p><p>②郡县逼迫: 古义:指郡县的官员 今义: 古代的行政区划</p><p>③臣欲奉旨奔驰: 古义:驾马飞奔 今义:快跑</p><p>④实为狼狈: 古义:进退两难的情状 今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p><p>⑤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 今义:对……说</p><p>⑥听臣微志: 古义:任,准许 今义:用耳朵接受声音</p><p>⑦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行走 今义:拒绝他人的话</p><p>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p><p><strong>六、 一词多义</strong>(解释下列多义词)</p><p>1、行:</p><p>①行年四岁 (动词,经历)</p><p>②九岁不行 (动词,走路)</p><p>③余嘉其能行古道 (动词,施行)</p><p>2、矜:</p><p>①犹蒙矜育 (动词,怜惜)</p><p>②不矜名节 (动词,顾惜)</p><p>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动词,怜悯)</p><p>3、至:</p><p>①至微至陋 (副词,最)</p><p>②无以至今日 (动词,到达)</p><p>4、见:</p><p>①慈父见背 (表被动,婉约,指长辈去世)</p><p>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动词,看见)</p><p>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p><p>5、亲:</p><p>①躬亲抚养 (代词,亲自)</p><p>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名词,亲戚)</p><p>6、日:</p><p>①日薄西山 (名词,太阳)</p><p>②报养刘之日短 (名词,日子)</p><p>③则刘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p><p>7、当:</p><p>①当侍东宫 (动词,任,充当)</p><p>②死当结草 (副词,应当)</p><p>8、薄:</p><p>①日薄西山 (动词,迫近)</p><p>②门衰祚薄 (形容词,微薄,少)</p><p>③薄微细古 (微小)</p><p>9、拜:</p><p>①拜臣郎中 (动词,授官)</p><p>②谨拜表以闻 (动词,奉上)</p><p>10、于:</p><p>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介词,比)</p><p>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向)</p><p>11、夙:</p><p>①夙遭闵凶 (名词,很早,幼年)</p><p>②夙夜忧叹 (名词,早晨)</p><p>12、区区:</p><p>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p><p>②何乃太区区 (形容词, 短浅的)</p><p>③区区小事 (形容词,形容分量少)</p><p>④区区在下 (谦称自己)</p><p>13、卒:</p><p>①保卒余年 (副词,终)</p><p>②卒成帝业 (副词,终究)</p><p>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名词, 士兵)</p><p>④卒然边境有急 (副词,突然)</p><p>14、除:</p><p>①除臣洗马 (动词,任命)</p><p>②登自东除 (名词,台阶)</p><p>③攘除奸凶 (动词,清除)</p><p>15、婴:</p><p>①夙婴疾病 (动词,缠绕)</p><p>②举婴,欲投之于河 (名词,婴孩)</p><p>16、应:</p><p>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动词,照应)</p><p>②其人弗能应也 (动词,回答)</p><p>17、志:</p><p>①舅夺母志 (名词,志向)</p><p>②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p><p>18、以:</p><p>①臣以险衅 (以:因为)</p><p>②臣以供养无主 (以:介词,因为)</p><p>③臣具以表闻 ( 以:用)</p><p>④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p><p>⑤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p><p>⑥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p><p>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以:因为)</p><p>⑧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p><p>⑨谨拜表以闻 (以:来)</p><p><strong>七、文言句式</strong>(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p><p>(1)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p><p>(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状语后置</p><p>(3)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p><p>(4)拜臣(为)郎中 省略句</p><p>(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省略句</p><p>(6)今臣亡国贱俘 判断句</p><p>(7)则告诉不许 被动句</p><p>(8)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判断句</p><p>(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判断句</p><p>(10)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判断句</p><p>(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宾语前置</p><p>(12)未尝废离(祖母) 省略句</p><p>(13)则告诉(陛下)不许 省略句</p><p>(14)逮(吾)奉于圣朝,沐浴(于)清化 省略句</p><p>(15)慈父见背 被动句</p><p>(16)沐浴清化 被动句</p><p>(17)寻蒙国恩 被动句</p><p>(18)犹蒙矜育 被动句</p><p><strong>八、翻译下列句子</strong>:</p><p>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p><p>译文: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p><p>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p><p>译文: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p><p>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p><p>译文: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p><p>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p><p>译文: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拨,恩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有非分的企求呢?</p><p>5、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p><p>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p><p>6、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p><p>译文: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p><p>7、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p><p>译文: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p><p>8、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p><p>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安度余年。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p><p>9、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p><p>译文: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p><p>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p><p>译文: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p><p>1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p><p>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p><p>1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p><p>译文: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中人士以及二州的长官们明明白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都看得见。</p><p>1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p><p>译文: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p><p>1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p><p>译文: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p><p>1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p><p>译文:这样看来臣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忠尽孝的日子已经不多了。</p><p><strong>九、积累下列成语</strong>:</p><p>①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p><p>②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p><p>③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p><p>④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p><p>⑤皇天后土: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p><p><strong>十、古代官职变化词语</strong>。</p><p>(1)察、举:考察举荐,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p><p>如“察臣孝廉”“举臣秀才”。</p><p>(2)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p><p>如“拜臣郎中”;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p><p>(3)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p><p>如“除臣洗马”;又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p><p>(4)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p><p>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p><p>(5)擢:由选拔而提升。</p><p>如《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p><p>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p><p>(6)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p><p>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p><p>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p><p>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p><p>(7)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p><p>如《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p><p>(8)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p><p>如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p><p>(9)出:指出京受任。</p><p>如《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p><p>(10)去:卸职。</p><p>如《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p><p>(11)黜:废免,革职免官。</p><p>如《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p><p>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对“臧使者”的处分。</p><p>(12)放:放逐。</p><p>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p><p>“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p><p>(13)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p><p>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p><p>“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p><p>(14)夺:罢官免职。</p><p>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p><p>(15)罢:革除官职。</p><p>如《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p><p>(16)复:恢复旧职。</p><p>如《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p><p><strong>十一、课文整理</strong></p><p>①“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p><p>②“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p><p>③“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p><p>上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2023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本网站还有许多语文知识,期待大家的解锁与关注。</p><p>【陈情表文言基础知识梳理2023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相关推荐文章:</p><p>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2023 愚公移山知识点梳理</p><p>高考复习:巧解文言实词七种方法最新</p><p>古文常见常用词汇总2023 古文常见常用词整理归纳</p><p>高考文言词语归类详细解释 高中文言词语汇总</p><p>梅岭三章知识点总结2023 梅岭三章知识点梳理归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