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p>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p><p>一、复习课文:</p><p>1、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你想说些什么?</p><p>学习了《玲玲的画》一课,我想说:“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子,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p><p>2、《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但禾苗却全都枯死了呢?</p><p>(因为他不懂禾苗生长要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p><p>3、《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生长规律。</p><p>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守株待兔》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事才行,对以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p><p>4、去掉带点的字,句子的意思和原来的一样吗</p><p>(1)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p><p>这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而原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p><p>(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p><p>这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一词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p><p>(3)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p><p>这个句子中“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以后,种田人什么时候坐在树桩旁等着就不清楚了。</p><p>5、当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它会怎样想?</p><p>二、背诵</p><p>1、照样子,写一写:</p><p>看了看 想了想瞧了瞧闻了闻又肥又大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又白又胖</p><p>乐滋滋 乐陶陶乐呵呵喜洋洋 喜滋滋 美滋滋</p><p>2、背诵129页“我知道”</p><p>《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安徒生)。他是(一百多)年前的(丹麦)人,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白雪公主》)、(《冰姑娘》)也都是他写的。</p><p>三、听写:</p><p>喇叭 玲珑 狼狗 负责 天鹅 翅膀 敲打 附近蛋壳鸭子 谈论 远近 欺负 希望 计算</p><p>引导 陈列 肥肉 蜜蜂 气派 守卫 敲鼓 保守丢失狗熊 糟糕 楼房 冰冷 接近 惊讶</p><p>焦急 算式 楼梯 肯定 此外 脑筋 敲门 贝壳队列吸引 肩膀 学费 灰尘 讨厌 鸭蛋</p><p>讨论 鸡蛋 浪费 愿望 皮筋 因此 电梯 木桩肥料列车 灰色 谈话</p><p>四、比较组词:</p><p>五、多音字:</p><p>fā (发现)qīn(亲人)sì(似乎)ké(蛋壳) zhī (一只)</p><p>发 亲 似壳只</p><p>fà (头发)qìnɡ(亲家)shì(似的) qiào (地壳) zhǐ(只有)</p><p>六、填入合适的修饰词:</p><p>(洁白)的天鹅 (美丽)的天鹅</p><p>(厚厚)的冰(漂亮)的影子</p><p>(雪白)的羽毛 (长长)的脖子</p><p>(勤劳)的蜜蜂 (仔细)地看</p><p>(满意)地端详 (满意)地笑了</p><p>(惊讶)地说(自言自语)地说</p><p>(焦急)地转来转去(懒洋洋)地趴着</p><p>七、近义词:</p><p>仔细—(细心) 满意—(满足)</p><p>附近—(旁边) 常常—(经常)</p><p>观察—(观看) 惊讶—(惊奇)</p><p>巴望—(盼望) 焦急—(着急)</p><p>孤单—(孤独)幸亏—(多亏)</p><p>格外—(特别) 乐滋滋—(乐呵呵)</p><p>八、反义词:</p><p>仔细—(马虎) 常常—(偶尔)</p><p>焦急—(从容)讨厌—(喜欢)</p><p>九、量词:</p><p>一(只)花狗一(个)园子</p><p>一(所)房子一(只)野兔</p><p>一(个)影子</p><p>十、四字词语(131页读读背背):</p><p>1、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p><p>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p><p>2、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p><p>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p><p>3、关于错误思想的成语:</p><p>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p><p>4、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p><p>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p><p>5、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日新月异举世无双</p><p>遵纪守法自我欣赏无能为力严行不一</p><p>十一、选词填空:往常常常经常时常平常</p><p>1、放学后,他( )到操场上打球。</p><p>2、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 )受到老师的表扬。</p><p>3、我们学校的校车()都是一个男司机开,但最近却()由一个女司机开。</p><p>4、他()就很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p><p>十二、拓展: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p><p>我还知道《自相矛盾》、《杞人忧天》、《少见多怪》这些寓言故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