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6:16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

<p>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优学语文网为大家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希望大家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p><p>一去二三里 又名 山村咏怀</p><p>(宋)邵康节</p><p>一去二三里,</p><p>烟村四五家。</p><p>亭台六七座,</p><p>八九十枝花。</p><p>作者简介</p><p>邵雍:(2023)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先为范阳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p><p>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掺杂道教思想,虚构了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传说他的卜术很准。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p><p>“去”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p><p>“里”是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p><p>拓展知识</p><p>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语文运算,如果运用一至十这十个数来写诗,一定妙趣横生,别样美。如果语文问题也用诗歌形式来表述,也-定是生动活泼,幽默有趣。语文诗语言优美,形式新颖,它不仅可以打开人们思维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学到某些语文知识。</p><p>把十个数字嵌入诗中,开“十字诗”之先河,首推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p><p>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p><p>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p><p>寥寥几笔,描绘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后来成为古代儿童入学写字描红本上的诗,也是儿童学习一到十的计数,是语文上的科普诗歌。</p><p>清代乾隆皇帝有一次游山玩水,碰上大雪,触景生情,口吟数字诗,形象地描绘雪花飘落与芦花融为一体的情景:</p><p>一片-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p><p>六七八九十来片,飞入芦花都不见。</p><p>清代女詩人何佩玉擅作数字詩,連用十个一字,不觉重复,所写的景物亦臻画境。</p><p>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阳一鸟飞。</p><p>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抹黃叶一僧归。</p><p>明代江西吉水人罗洪先,乃嘉靖年间状元。一次他与友人乘船到九江,遇一船夫出数字联请对,船夫写的上联是:</p><p>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p><p>扯起七八页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p><p>这副对朕,经过了几百年,竟没有人能对得出。古人也用十个数字,作成一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上联:</p><p>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p><p>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p><p>这上联写出后,曾长久的无人能对,后来有人运用五方和五行,终于对出下联:</p><p>取西蜀,定南蛮,东和西拒,中军帐里,</p><p>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p><p>优学语文网为大家提供的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