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3)
<p>优学语文网整理了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3),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p><p>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p><p>【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p><p>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p><p>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p><p>(节选自《出师表》)</p><p>【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口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驰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p><p>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空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p><p>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p><p>(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p><p>【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p><p>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p><p>(1)性行淑均( ) (2)拥大盖,策马( )</p><p>(3)身相齐国( ) (4)晏子怪而问之( )</p><p>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p><p>A.愚以为宫中之事 晏子荐以为大夫</p><p>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p><p>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p><p>D.其夫为相御 其后夫自损抑</p><p>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p><p>今 者妾 观 其出 志 念深 矣 常有 以 自下 者</p><p>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p><p>(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2分)</p><p>(1)诸葛亮的标准:</p><p>(2)晏子的标准:</p><p>【分析】【参考译文】</p><p>【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p><p>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p><p>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p><p>【乙】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p><p>车夫不久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车夫问其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现在我看他,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p><p>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p><p>【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p><p>①句意: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淑均:善良公正。</p><p>②句意: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策:驾御(驾着)。</p><p>③句意:做了齐国的相国。相:担任相国(当国相)。</p><p>④句意: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怪:感到奇怪(对感到奇怪)。</p><p>(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p><p>A.以为:认为/以为:把作为;</p><p>B.之:的/之:的;</p><p>C.于:在/于:对于;</p><p>D.其:她(的)/其:那样。</p><p>故选:B。</p><p>(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为:现在我看他,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故停顿为: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p><p>(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p><p>①重点词:悉,全,都。以,来。咨,询问。行阵,指部队。和睦,团结和谐。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句意:都拿来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p><p>②重点词:子,你。之,的。去,离开。句意: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离婚)</p><p>(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甲】文中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是:忠贞纯正、忠诚报国;从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是:能干公正、久经锻炼与考验。【乙】文中晏子的车夫在接受了妻子的批评之后,变得非常谦恭,最后被晏子推荐为大夫。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晏子的用人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知错能改)或:做人谦恭,不张扬。</p><p>答案:</p><p>(1)①善良公正;②驾御(驾着);③担任相国(当国相);④感到奇怪(对感到奇怪)。</p><p>(2)B</p><p>(3)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p><p>(4)①都拿来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将士们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德才高低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p><p>②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开(离婚)</p><p>(5)①忠贞纯正;忠诚报国;能干公正;久经锻炼与考验。</p><p>②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知错能改),或:做人谦恭,不张扬。</p><p>【点评】之的用法:</p><p>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p><p>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p><p>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p><p>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p><p>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p><p>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p><p>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