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19 14:13:19

泊秦淮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p>泊秦淮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考生必须要有深刻的记忆,为了让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内容,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泊秦淮原文详解以及泊秦淮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p><p>原文:</p><p>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p>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p><p>译文:</p><p>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p><p>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p><p>注解:</p><p>(1)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p><p>(2)泊:停泊。</p><p>(3)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p><p>(4)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p><p>泊秦淮练习题及答案</p><p>1、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2分)</p><p>答案: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2分)</p><p>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 2分)</p><p>答案: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2分)</p><p>3、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 的特点。(1分)</p><p>答案:凄冷、迷蒙</p><p>4、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p><p>答案: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p><p>5、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分)</p><p>答案: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p><p>6、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p><p>答案: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p><p>7、诗的首句描绘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一下。(2分)</p><p>答案:首句诗为我们描绘了迷蒙冷寂的画面。</p><p>迷蒙的烟雾笼罩这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寒冷的时节,而且还写出了在人的心头掠过的一丝寒意。</p><p>8、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2分)</p><p>答案:南朝陈后主在位的时候,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寻欢作乐。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p><p>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泊秦淮原文详解以及泊秦淮练习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优学语文网高考语文栏目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泊秦淮原文详解及练习题